首页 > 军事 > 自我鞭挞 > 第23章 皇帝的课表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皇帝的课表(2/3)

目录
好书推荐:

…”

朱翊钧听懂了,这些后续教材,其实就不是单纯讲述大道理了,而是借用《大学》这个幌子,讲述该如何具体的治国。

这可比翻来覆去的讲大道理重要多了,朱翊钧立刻答应下来,将这些划入日讲范畴。

接下来又谈论一阵,敲定好其余细则,最终定下小皇帝的课程表。

每月朔望,每旬二、七日有朝会,要见百官,可罢讲读。

平日里,除了四书五经,还要学习《通鉴节要》《贞观政要》等书,了解前朝兴亡故事,探究规律,借鉴经验。

讲读经史之余,朱翊钧还要学习如何批阅奏章。

他如今还没有亲政,不用真正的朱笔御批,就算是想要留中,也由不得他。

每天内阁都会拿出几本已经批阅好的奏章,当做教科书,教导皇帝学习如何处理政务,锻炼实际应对能力。

算起来,每个月可以休息八天。

这些时间,朱翊钧可以用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而且只有上午有课——这是参考明英宗时的旧例。

明英宗刚称帝时,比如今的朱翊钧年纪还小。

他文武双修,上午读书练字,下午习练武艺,结果等长大后亲临军阵,搞出一个土木堡。

自那以后,无论前朝还是后宫,皆不赞同皇帝习武,只剩下正德一位,任性自由。

但这个时间空了出来,可以放松玩耍。

朱翊钧没有心思玩耍,玩惯了三a大作的他,哪会看得上这时流行的斗蛐蛐、揣羊拐。

他决定先加强运动,减肥健身,塑造一个良好体魄。

有隆庆肥胖短寿在前,谁也没有理由反对。

至于其他的,看情况一点一点来。

课程表左看右看,朱翊钧终于发觉不对劲了:“朕听闻,日讲之余,还有经筵。朕一直不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还请先生细讲。”

张居正解释道:“圣上,日讲是基础,日积月累,讲述经史常规,由翰林任讲读官,人数少、规模小,仪式简单。

如果要开经筵,则专注一题讲解探究,百官皆要参加,需要有隆重仪式。

臣觉得,如今尚不适合开经筵,故而之前没有提及。”

朱翊钧明白了,日讲相当于普通学校上课,皇帝正常听课即可。

而经筵就是百家讲坛,有的时候,因为对圣人经典的解读有争议,如果权位相近,大臣们还会在经筵上争辩一番。

自己得先打牢基础,才能学习更为深入的知识。

“日积月累,方可学业有成。圣上如今可专注于日讲,若将来时机成熟,臣再请开经筵也不迟。”

朱翊钧点头认可,随后,又提起一个问题:“学业需要慢慢积累,但是朕身为帝皇,无需科举,更要学习治国。

朕一人无法治国,要有百官相佐。然而朕今日在文化殿上,同百官相见,发觉竟然只认得先生、吕卿等寥寥数人,其他臣工,都分辨不出来谁是谁,十分苦恼。”

张居正宽慰道:“如今仍在服丧,臣等穿着斩衰丧服,皆同白色,圣上难免会有混淆。等除服日后,高品穿红,低品穿青,身前还有不同的补子,圣上熟悉一段时间,自然就能分辨。”

他没有提及八九品的绿色,这种最低品级的小官,很少有机会面见皇帝,无需多说。

“不只是当面分辨的问题,”朱翊钧摇头道,

“国朝中枢有五府六部诸寺,地方有两京一十三省,文武百官,恐怕有数千人之多。今日升迁,明日外调,后日贬谪,时常变动。

而文字档案,过于繁琐,不够直观。

所以,朕想了个主意,先生同吏部人等,遍查档案,制作几扇大板,或者是屏风。无需奢靡华贵,弄成精致的样式,结实合用即可。

只需要在几扇大板上,绘制官位图样,中枢分五府六部,地方官吏按两京十三省,再按照文武,分类排列。

朕自然可以清楚知道,哪些人在何处任何职。如果有官位升迁调改,可以用纸张制成浮帖,方便更换。等朕想要查阅档案的时候,也好按图索骥,知道具体找谁……”

朱翊钧左右看看:“等做好后,就摆在这文华殿好了。”

张居正越听眼睛越亮,干脆利落的赞同道:“圣上天资聪颖,此言大善,臣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没什么,都赖先生出力。”

朱翊钧不好意思的笑笑,其实这是两年后张居正为了方便万历了解天下职官,想出来的办法。按记载,崇祯时,职官屏风依然在用。

这种让数据可视化的管理看板,理念十分先进,用到二十一世纪都不过时,朱翊钧就不和他客气了。

“说到官位图,朕之前在文华殿上,寻求遗留在野的贤人,不知先生可有推荐?”

“臣一时之间,想不起太多,如今只想的起来一个人,其名为潘季驯。

他原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隆庆四年时黄河决堤,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自我鞭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