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返祖皇帝 > 第10章 功成名就,配享太庙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章 功成名就,配享太庙(2/3)

目录
好书推荐:

可是大明责任有限公司,得有人来继承才行啊。

有人想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好弟弟朱允熥,刚想开口,就看见建文帝手底下的忠臣良将脑袋咕噜噜滚落下来,吓得不敢言语,忙改了口。

丙寅,诸王及文武群臣上表劝进。

朱棣擦了擦刀子上的血,非常的委屈,真不是我想当皇帝,而是大臣宗室们太过于热情了,硬生生把我抬到了皇位上的。

你们可是害苦了朕哦!

朱棣美滋滋的登基了,是为永乐帝。

在朱棣登基期间,民间传说建文帝朱允炆的臣子方孝孺,被诛十族。

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孝孺曰:“成王安在?”

成祖曰:“彼自焚死。”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

成祖曰:“国赖长君。”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

成祖曰:“此朕家事。”

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成祖怒,命磔诸市。

这就是大概的过程了,这个时候,倒没有诛十族的说法。

不过方孝孺肯定是死了,至于诛十族的说法,还是后面出现的。

始作俑者祝枝山,事情就记载在他所写的《枝山野记》上:

“文皇既即位,问广孝谁可草诏。广孝以方对,遂召之。数往返,方竟不行,乃强持之入,方被斩衰行哭。既至,令视草,大号詈,不从。强使搦管,掷去,语益厉,曰:不过夷我九族耳!上怒曰:‘吾夷尔十族!’

左右问何一族,上曰:朋友亦族也。于是尽其九族之命,而大搜天下为方友者杀之。”

所以说,诛十族的说法,其实是子虚乌有,大概是文人墨客的附会之词。

不过方孝孺的亲人确实被杀了不少,但准确地来说,应该是八百四十七人。

但并不是全部杀死了,在宋端仪的《立斋闲录》中记载,方孝孺其家抄扎八百四十七人。

所谓抄扎,并非是杀死的意思,而是查抄没收的意思。

也就是说,八百四十七是方氏家族被抄家逮捕等待发落的人数,并不是死于刑罚的人数。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方孝孺的近亲,实际上也没有都遇难。

《宁海方氏正学先生故里发派总序》和《方氏重修家谱序》均记载其嗣子中宪、中愈等血亲都逃脱出南京,并未罹难,其谱系记载完整,后代依然生活在江西、安徽等省份。

所以,诛十族的说法更接近于以讹传讹,越传越邪乎,方孝孺的确是个忠臣,可是自身能力确实不足,顶天算是个庸才。

至于姚广孝所说:城下之曰,彼必不降,幸勿杀。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大概是担心方孝孺被杀,对于朱棣的合法地位会受到影响。

不过姚广孝毕竟不是儒家出来的,不知道这些儒生最擅长的就是自我攻略。

正所谓自有江南大儒为我辩经,方孝孺死后,读书人该当官的当官,该贪污的贪污,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读书种子,生生不息,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朱棣成了皇帝,现在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姚广孝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第一功臣!

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永乐二年,朱棣又颁布御敕,“尔与有帷幄之谋,今立储宫须求辅导,固知乐于优游无心荣显,尚宜勉强以副朕怀”。

姚广孝被擢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辅导东宫。

不仅如此,朱棣还恢复了他的俗家姓氏,给他赐名“广孝”。

为了把姚广孝留在身边,朱棣命他蓄发,还给姚广孝送去了两名漂亮宫女。

姚广孝当然拒绝了,还把朱棣赏给他的金帛散发给宗族乡友。

姚广孝坚持:“冠带而朝,退仍缁衣”。

总而言之,姚广孝的一生,算是功成名就了。

他小时候的梦想,现在全都实现了,人生似乎也没什么遗憾。

他完成了常人不敢想象的事情,将一个藩王,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也许是巧合,洪武大帝朱元璋,曾经也是一个和尚,正是这个和尚,建立了大明王朝。

而现在,姚广孝也是一个和尚,正是这个和尚,辅佐燕王朱棣,坐上了皇位。

大明的历史从此发生了改变,一个雄奇庞大的帝国蒸蒸日上。

作为改变历史的直接推动者,姚广孝在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贪恋权位,而是选择不断地急流勇退。

或许,从他心底里就十分清楚,功臣素来是没什么好下场的,同甘共苦终究只是一句虚言。

姚广孝晚年居住在庆寿寺中,依旧当着他的和尚,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返祖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