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返祖皇帝 > 第7章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章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1/3)

目录
好书推荐:

北平有一座庆寿寺,寺里有个老和尚。

这个老和尚,就是大名鼎鼎的妖僧姚广孝。

当然,他现在法号道衍,是庆寿寺的主持。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姚广孝成为庆寿寺主持之后,主业修佛参禅,副业就是进入燕王宫中,与燕王朱棣密谋。

密谋的内容是什么,现在已经无法得知。

实际上,就是当时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也没探知到什么消息。

后世提起锦衣卫,总会有诸多夸大其词的地方,认为这些特务就像是水一样,无孔不入。

实际上,锦衣卫作为朱元璋手底下的杀人利器,巅峰时期非常短暂,在完成任务之后,很快就被朱元璋收了权柄。

如果是在南直隶范围之内,锦衣卫尚且还算得上是无孔不入,能够监察百官,有什么言论,都会摆在朱元璋案头。

可到了北平,那就真的是天高皇帝远,锦衣卫也会受到诸多掣肘,没法发挥强有力的监视作用。

更别提,监视的对象是燕王朱棣。

锦衣卫虽说是朝廷鹰犬,可也不是没有脑子的人,上一个说藩王坏话的人,已经被弄死在大牢里头。

此人,名为叶伯巨。

自古以来,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叶伯巨就是如此,尽管人微言轻,官卑职小,可架不住人家有一颗为国尽忠为君分忧的热心肠。

更关键的是,叶伯巨还非常头铁。

史书记载:洪武九年星变,诏求直言,伯巨上书《奉诏陈言疏》。

《奉诏陈言疏》开宗明义,直接就给朱元璋整了个大活,批评朱元璋治理天下以来的三个缺点。

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

现在看来,叶伯巨说的简直太对了,简直是对朱元璋治理方针的高度概括。

所谓分封太侈,意思就是朱元璋分封的朱家子弟,太多了太奢侈了。

“今裂土分封,使诸王各有分地,盖惩宋、元孤立,宗室不竞之弊。

而秦、晋、燕、齐、梁、楚、吴、蜀诸国,无不连邑数十。

城郭宫室亚于天子之都,优之以甲兵卫士之盛。

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

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

意思很明确,老朱你这样子搞,等过上一些时间,万一藩王尾大不掉,想要夺权,该怎么办?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叶伯巨直接举出了汉朝七国之乱的例子。

“何不观于汉、晋之事乎?

孝景,高帝之孙也;七国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孙也。

一削其地,则遽构兵西向。

晋之诸王,皆武帝亲子孙也,易世之后,迭相攻伐,遂成刘、石之患。”

叶伯巨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朱元璋实行的分封,太过了。

你不该分封这么多藩王,应该节制一些,应该想办法削弱藩王的权力。

如果说,现在在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那么叶伯巨靠着这一道奏疏,少说也得混进中书省里面去。

可惜,现在上边坐着的是朱元璋,一个猜忌心很重,又极为重视血脉亲情的君王。

一看到叶伯巨在奏疏中这样说,朱元璋勃然大怒,当即就打算,砍了这个大胆的狂徒。

史书记载:

上大怒曰:“小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手射之。”

“既至,省臣乘上怒稍懈,奏下刑部,卒瘐死狱中。”

朱元璋原本想着直接射死叶伯巨,可是朝廷中有有识之士欣赏叶伯巨,想要保留他一条性命。

可惜,还是没能成功,叶伯巨虽然没被朱元璋一箭射死,可是在大牢里受尽了折磨,活生生给饿死了。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锦衣卫是朱元璋的狗不假,可是也知道,牵涉到藩王,那就不是他们能够插手的了。

即便是真的有了功劳,后续也会因为掺和进皇室内斗,而被处死。

锦衣卫装聋作哑,正好合了朱棣的心意,不过即便他们没有装聋作哑,朱棣也不着急。

有钱能使鬼推磨,朱棣有的是法子让这些锦衣卫变成自己的人。

锦衣卫不管事,但不代表没人管事,还是有人发觉了不对劲。

这个人,叫做蓝玉。

蓝玉这家伙,嚣张跋扈,性格暴躁,谁也不放在眼里。

虽说他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全歼了北元最后的朝廷,从此让北元几乎是彻底消失在历史之中。

如此大的功劳,也让蓝玉从无爵位直接飞升到凉国公。

可以说是完成了身份的华丽转变。

不过,一开始,蓝玉的爵位,应该是梁国公。

凉和梁,一字之差,意义截然不同。

这是朱元璋对他的警告,让他这货,老实点!

其中发生了什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返祖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