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97 皇爷爷,洗脚(1/3)
解缙这货,打小就非常聪明。
有多聪明呢?
据说两岁多的时候,解缙父亲教解缙认字。
这个时候,不到三岁的解缙,就已经有了过目不忘的本领。
解缙父亲教一个,解缙就能记住一个。
效率直接拉满!
别的小孩两三岁的时候还在哇哇大哭,每天不是找爹就是找妈。
稍微聪明那么一点的小孩子,也最多就是能把家里人的称呼给喊全了。
至于说认字,那是想也别想,能记住些简单的,都能够在外边夸上天了。
可是解缙不一样,年初学认字,年尾就能出口成诵。
而在四岁的时候,经过了两年时间的积累,解缙的父母觉得时机到了,于是开始教授解缙读书。
解缙读书开始,天分展露无遗。
别的小孩读书,无非就是之乎者也摇头晃脑。
一般的小孩子,哪怕人坐在学堂,那也是心在泥潭,恨不得跑出去摸鱼玩泥巴。
但是解缙不一样。
解缙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作诗了。
在其他小孩子还在为了背诵夫子著作苦恼的时候,解缙早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独自一人开始了吟诗作对。
这哪怕是在现在,那也是极为恐怖的事情。
现在的小朋友,一年级接触到看图写话,三年级的时候才开始正式写点流水账作文。
作诗?能把字都给写对了写全了,那就是不容易的事情。
而解缙才四岁,相当于幼儿园小班的年纪,就开始吟诗作对,出口成章。
所以说,天才,从小就得崭露头角。
伤仲永里边的仲永和解缙相比,那都不能算是神童,顶多是个聪明点的小屁孩。
六岁时,解缙的父母已经没有能力再教授解缙了,解缙成功的从父母手里边出师了。
顺理成章的拜入了当时颇有名气的欧阳衡名下,跟随其学习写文章的学问。
同年,仅仅只有六岁的解缙,目光看向了家谱,并由此诞生了研究氏族学问的心思。
三年后,解缙九岁,此时的他,经过多年的学习,天赋进一步发挥。
别人还在为了课业苦苦挣扎的时候,解缙已经有了日记万言的本事。
大家都称呼解缙为神童,毕竟十里八乡之内,解缙就是最出彩的那个。
十岁,解缙贯穿四书五经传注义理,别的小孩还在死命埋头苦读,他已经有了教书的本事。
能够给别人讲学了!
后面,解缙的次啊花园一发不可收拾,参加科举以来,连战连捷,随便发挥,就能够顺利通过。
不过解缙这人心直口快,又自负才学,故此做人方面不够圆滑,在官场上连续碰壁,时不时就得贬到地方上进行历练。
终洪武一朝,解缙的名气不大,官场上也没太多作为。
建文帝登基以后,解缙起起落落,人生路走的不是很平坦,但是相较于那些个庸庸碌碌的人,他的进步还是相当明显。
后来朱棣靖难之役坐上皇位,解缙时来运转,被朱棣重用。
先是被朱棣任用为《太祖实录》的总编纂师,而后又被升任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几个月后又奉命拟诏书。
解缙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恩宠,自然是官运亨通。
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即皇帝位,同年就开始让解缙负责编写《永乐大典》!
永乐四年,解缙恩宠到了最顶峰,明成祖命解缙等人分祭十哲两庑,并赐解缙等人二品金织罗衣各一袭。
而后,解缙这位大才子的命运就开始走下坡路,一直都处于游离的边缘。
永乐九年,这位曾经深得明成祖朱棣信任的才子,竟然被捕入诏狱之中,遭受严刑拷打。
永乐十三年,被关押四年之久的解缙,被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用酒将灌醉,埋在雪中,解缙立死,终年四十七岁。
解缙死后,朝廷把他的家产登记造册,妻子、儿女及宗族被流放到辽东。
直到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他的家人才被赦免。
解缙的一生,从年少成名,到仕途不顺,到飞黄腾达,最后死在诏狱,每一步都走的出人意料。
这位鼎鼎有名的大才子,最终落得个埋尸雪中的下场,不免叫人唏嘘。
朱允熥对解缙的印象,最开始是在那道所谓的“太平十策”。
太平十策之中,解缙提出如果这些政策均被采用,那么将会开创一个和平与繁荣的时代。
不过其中内容,有不少都是较为复古的内容,且极度偏向于理论化,实用性不是很强。
还有一部分则是老生常谈的东西,解缙做的更像是一个简单的整合,而并非是进行突破创新。
故此朱元璋看到解缙的太平十策,也是微微一笑,表示你写的东西不错,只不过咱不打算用。
这样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返祖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