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20 亡于暴政(1/2)
财税乃国之大事。
这一点,朱允熥比谁都清楚。
他重用严嵩,放任严世蕃贪污,看中的就是这两家伙的搞钱能力。
可即便是如此,钱还是难搞,朝堂上还闹出了倒严风波。
海瑞直接给他上《治安疏》,骂的那叫一个难听。
搞钱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连严嵩严世蕃这样的聪明脑袋瓜,都没想出来什么好办法,最终甚至把自己都给绕进去了。
靠黄子澄、齐泰和朱允炆这三能把大顺风打成大逆风的玩意儿,能解决财税大事?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更何况是几个一心复古的腐儒。
真要给他们做成了这件事,朱允熥二话不说,立刻退出储君争夺,将江山拱手送给朱允炆。
不过虽说如此,但朱允熥心中也有定计。
朱允炆仗着人多的优势,能够群策群力,说不定能想出点似是而非的法子来。
皇祖父未必会听从,可还是会赞赏朱允炆的一片赤诚之心,能为君父分忧。
此消彼长,夺嫡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皇祖父的喜爱也是会偏移的。
黄子澄、齐泰等人,迂腐确实不假,但见识还在,冥思苦想之下,肯定会有些法子来。
好坏暂且不论,影响肯定会有。
朱允熥稍稍思索,忽的一笑。
黄子澄、齐泰再如何开动脑筋,难不成还能有桂萼、张居正厉害?
迂腐的人只能想出迂腐的主意,说不定还得向古人求取真经,唯有开创者,才能继往开来,给予时代一线曙光。
这样的开创者注定不会是墨守成规之人,故此朱允熥才会对朱高炽所说兴趣缺缺。
这几个货真要是能办成大事,也不至于四年时间丢了江山。
朱允炆指望黄子澄、齐泰两货,甚至还不如回去找一找太子妃吕氏。
至少太子妃吕氏阴狠,为达目的能有不少手段,也没那么多道德包袱。
几个被儒家锁喉的穷酸腐儒,妄想着在书斋之中商讨出足以决定王朝命脉的大事,怎么可能?
不再多想这无用之事,朱允熥回到东宫,抄抄写写。
《皇明祖训》是老朱一手主持编纂而成,内容丰富,涉及皇室方方面面。
朱允熥一笔一划用心抄写,并无不耐之色,这副身体之前的确是不学无术,没有书法的肌肉记忆。
好在朱允熥带记忆来的,又提前熟悉了一阵,如今书法不说与巅峰之时相比,那也是端庄严肃。
字如其人,这同样是一个加分项,朱允炆的字写得就很不错。
朱允熥不会在这些小细节方面吃亏,故此宁可慢些,也要磨好,以免误了正事。
抄到下午,朱允熥停下笔来,活动下有些酸痛的手臂,简单地用过晚膳,便马不停蹄的往奉安殿赶。
守灵之事不容马虎,天家最是看重这一点,表面功夫必须要做好。
一连好几日时间过去。
朱允炆和黄子澄、齐泰领着一帮子翰林每日里愁眉苦脸的研究着,朱允熥看着都想笑。
他每日里乐得清闲,好不容易将《皇明祖训》抄完了,打算下了课去找一下老朱。
有两三日时间没见着老朱,他心里头也怪想念,这人得多露脸。
古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关系都是走动出来的,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今日大本堂换的是方孝儒讲课,朱允熥稍稍有了些兴趣。
方孝儒不像是黄子澄和齐泰,少些迂腐气息,有一团勃勃的壮志。
加上方孝儒也的确是在外面多走动,见识不少,说起道理来也并非局限于书本,还会加上一些各地的见闻。
朱允熥对道理不是很感兴趣,那些东西也就骗一骗朱允炆,对他无用,他反倒是对各地的见闻上心。
大明天下幅员辽阔,想要走完非得花费一生时间。
就算是皇帝,那也视角有限,看不到整个天下,顶天了从书本中窥探一二。
朱允熥还是一缕幽魂的时候,倒是可以天下四处跑动,见识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风土人情,也意识到这个世界,并非文人士大夫说的那般只有九州四海。
在九州四海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天地,而且那些金发碧眼、状若妖人的家伙,已经是磨刀霍霍。
江山如此多娇,天下如此之大,朱允熥的视角其实早就超越了历代先人,如果不是身份限制着,他真想去看看。
如今从方孝儒讲述之中,朱允熥见到了洪武时期的大明,一片沃土生机勃勃。
没有盘踞一方欺占良田的藩王贵族,也没有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乡绅,顶天了有一点地主老财。
相较于后期,这些地主老财在朱允熥眼中,那可是一个个清秀可人,简直是人畜无害。
这样的时代,做什么事情阻力都不会太大,而且还有老朱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返祖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