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06 借刀杀人(1/2)
“微臣语焉不详、阐述不明,让陛下有所误解,实乃微臣之罪!”
在皇帝面前乱说话可是重罪,戴思恭急忙解释:“微臣所说精力消耗过度,乃是皇孙殿下年幼,为玩乐所消耗,以致每日精神耗费过重,思虑加深,这才神乏气虚。”
朱元璋若有所思,小孩子玩心重,这是天性。
皇子皇孙生活优渥,不需要担心吃穿用度,自然精力更为旺盛,玩心也会更重。
朱元璋想起来,大本堂中负责教授学问的刘三吾曾经提及,皇三孙殿下不喜读书、神思不专,常有走神。
问及书中知识,也是答非所问,与皇次孙殿下相比,相差甚远。
但锦衣卫记载不会作假,在场众人亲眼所见,熥儿昨晚表现堪称惊艳,三言两语间就驳得允炆哑口无言。
如此清晰的口才,如此快速的反应,与刘三吾等人所说背道而驰。
难不成是刘三吾在说谎,故意贬低咱这好孙儿?
朱元璋有所思绪,一想到刘三吾为人,便摇了摇头。
刘三吾虽说迂腐了些,但为人忠正恳实,说话素来有分寸,不会狂言造次。
更何况之前标儿还在,其他翰林学士,也用不着踩一捧一。
如此矛盾之事出现在熥儿身上,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
熥儿,在藏拙!
朱元璋看着带有昏厥记录的奏折,又问道:
“咱看了熥儿昏厥的记录,很奇怪,为什么大部分昏厥,都有御医前往诊治,唯独有那么几天,御医不闻不问?太医院已经失职如此了?”
感受到皇帝语气中那份不满,戴思恭悚然一惊,又想起方才朱允熥所说,不禁感叹皇三孙殿下实在算无遗策,连这一点都已经想到。
他不假思索,按着朱允熥给出的解释来回答:
“启奏陛下,太医院向来是有召必去,不存在有故意推诿不去之事,东宫宣召,臣不敢有不从,只是未得宣召,臣也不能擅闯东宫。”
这话说得清楚明白,朱元璋问清实情,心中怒火勃然。
自家孙儿昏厥,这是多么大的事情,太医院竟然没得到东宫的宣召,谁这么大胆子,敢从中作梗,欺上瞒下?
莫非以为咱废了锦衣卫多种职权,就觉得咱成了瞎子,看不到这宫中之事?
“你先回去,今天的事情,咱不希望外面知道半个字!”
“微臣遵旨!”
戴思恭心头大石落下,缓缓退出殿外,风一吹,竟然浑身发冷,一摸,衣服都已经被汗水浸透。
刚走出几步,身后殿内传来朱元璋冷厉的声音:“来人,叫蒋瓛来!”
戴思恭身子猛的一颤,眼前有昏黑之象,脚步凌乱踉跄,好悬没有摔倒在地。
幸亏旁边太监眼疾手快扶住,他才避免摔倒在地,缓和一阵,这才缓过神来。
不敢迟疑,戴思恭快步离开。
刚才陛下宣召的蒋瓛,可不是什么简单角色,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手段狠辣,上任不过数月,就已经凶名在外。
联想到皇帝刚才所问,戴思恭暗叹一声多事之秋,不知又要有多少人头落地。
……
朱允熥目送着戴思恭走远,心里清楚,昨晚上那一番话,应该是起了作用。
有人在暗中观察他的一言一行,这事情朱允熥不觉得意外。
皇储之位不是一件马虎事情,朱元璋也不是头脑昏聩的帝王,自然会谨慎处置。
懿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从儿子之中选择一个继承人,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只能够选择秦王。
但是早在朱元璋将观音奴许配给秦王时,这份可能就已经断绝!
堂堂大明皇帝,皇后可以是平民百姓家中的女儿,也可以是勋贵家族的千金。
但唯独不能是胡元余孽!
否则,叫天下人如何去看大明皇帝?
既然无法选择秦王,剩下的晋王燕王更不可能,一旦选择,那势必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嫡长子继承制,避免的就是骨肉相残,皇室操戈。
大唐的教训犹在眼前,自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每一次权力的交接,都伴随着血腥政变。
朱元璋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故此只能有第二个选择。
从朱标的子嗣中挑选一个,来做储君!
原本,如果朱雄英还活着,那他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惜,朱雄英夭折,剩下的几个皇孙之中,四子朱允熞和五子朱允熙年纪太小,直接失去竞争资格。
唯有朱允炆和朱允熥,年纪相对合适,有竞争的资格。
脑海中思绪不断,朱允熥不得不感慨,这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有所定数。
自己这二哥,子凭母贵,算是嫡子,选他,能堵住群臣之口,也能叫诸王没有话说。
而他自己,身份更是尊贵,只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返祖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