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 > 第48章 《红楼梦》是怎样写七夕节的?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8章 《红楼梦》是怎样写七夕节的?(2/2)

目录
好书推荐:

点烛奠祭供神的习俗。

因林黛玉喜静,便在室内落实\"七夕\"秋祭。

在76回,又写中秋之夜林黛玉与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的情形。

林黛玉道: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史湘云望月点首,联道:乘槎待帝孙,盈虚轮莫定。

林黛玉不经意间将\"七夕\"牛郎织女的故事化用到联诗中,更添悲凉意境,更加渲染了悲情的氛围。

六、七夕之针

在78回,专门写贾宝玉祭奠晴雯而作《芙蓉女儿诔》,在这篇祭文中写道:

\"……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读续五丝之缕……。\"

这\"七夕之针\",也是\"七夕\"早已有的习俗。在\"七夕\"这一天,女儿们以盆水置日下,以小针投在水盆中,针浮水面,再看水底日影,如\"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则显得巧。若未如此,便是\"丢针儿\"。

贾宝玉在作《芙蓉女儿诔》中,借用此\"七夕\"之俗,与52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相呼应,以示聪明灵巧的晴雯善织,对她寄予了赞扬,表达了对她浓烈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曹公以曲笔、闲笔的方式提及\"七夕\"涉及到的人物,无论是贵妃元春,大家闺秀林黛玉、史湘云,还是王熙凤的女儿巧姐,丫环晴雯、鸳鸯等等,无不是命运坎坷的不幸女子。

这就是为什么曹公没有正面描写\"七夕\"的原因,意在反衬\"七夕\"这一原本浪漫多彩的\"女儿节\",是多么令人向往,却在悲情的氛围里升华。

由此可见,曹公对这些红楼女儿给予了多少深厚的同情悲悯,让人感慨万千。

不想错过《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