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章 浪子回头(1/3)
一番笑闹之后,三人谈起正事。
再有几天就过年了,其实也做不了什么,主要是王晨跟徐庆交代一点事情。
“庆姐现在也是自己人,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我跟表姐明天回老家过年,这边你就辛苦多盯一下,有什么问题就电话沟通。”
“知道了,不过那些采访你真的都推了?”
“都推了吧,这事不急,等年后再说。”
“那我这里收到的一些商演邀请,你也是拒绝咯?”
“嗯。”
“行吧,那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
“急啥啊,你这刚加入公司,晚上请你搓一顿吧,就当庆祝一下,怎么样?”
“算了,等我正式入职你再请我吧,年前大家都忙,我也得回去帮家里干点活,这几天跟着你东奔西跑的,都没怎么着家。”
见她说得认真,王晨也不好强留。
“那我就不耽误你回家孝顺父母了,提前祝你新年快乐!家里长辈你也帮我问个好。”
看着离开的徐庆,王晨想到她刚提起的商演邀请,心里还真有点不舍,现在的自己热度正高,如果安心跑商演,想必能狠狠地挣一票。
毕竟这年头的新人歌手,收益大头就是商演和彩铃,只有大牌才有代言收入。
因为唱片业是盗版商的天下,加上mp3的流行,所以新人歌手想靠卖唱片发财几乎难如登天。
要知道前世的杨辰刚,光靠一首《老鼠爱大米》就净赚1.7个小目标,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收益都是靠的彩铃和商演。
但想到他几乎全年无休的商业演出,王晨也是打了个冷颤。
自己一重生人士,全靠这种方式挣钱那也太笨了。
再联想以后的大明星们轻轻松松日赚“一爽”,老杨这拼死拼活跑一年都比不上人家一两个月的收益,王晨心里就更释然了。
毕竟明星艺人出名往往比较容易,通过一首歌,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直接爆红的不在少数。
但是热度不保鲜,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如果没有持续输出好作品的能力,而是肆意挥霍这种热度,只顾眼前,那离凉凉也就不远了。
人生毕竟是场修行,眼光要长远一点。
短期的商演收益不大,长期的商演就是消耗自己,得不偿失。
况且目前正是积累名声、巩固资历的时候,王晨必须趁热打铁,站稳脚步,不能因小失大。
一番心理挣扎之后,王晨放下了心理包袱,和表姐开始收拾屋子和行李,他俩买了明天中午的飞机回江城。
随着时间的推移,《童话》越发火爆,打听王晨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多。
各路媒体记者虽然找不到王晨本人,但他作为北电小有名气的人,终究是藏不住了,近水楼台的京城媒体还是把他的信息给挖出来了。
1月18号下午两点,就在王晨、陈菲和徐庆三人正聊着电影剧本的时候。
刚刚发行的《京城晚报》上面刊登了一则新闻,标题很是吸引人。
《18岁的天才!浪子回头的<童话>创作者!》
标题旁边还配上了一张图片,就是《童话》里面王晨在舞台上深情弹奏,而王洛丹依偎在他肩膀上的照片。
这则新闻首先详细报道了《童话》的空前热度,也着重点出了王晨刚刚18岁的年龄。
然后细数了王晨的一些成长经历。
从他之前调皮捣蛋、成绩稀烂,到高三上学期快结束时突然改头换面、勤奋好学。
再到考上北电导演系,在校期间勤奋刻苦,四处蹭课,创作《童话》都一一报道了。
新闻稿里还特意说明,这是记者采访了不少北电的老师和同学,并且电话采访了王晨的高中老师得到的信息,绝对准确可靠。
作为京城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受众庞大,何况文化娱乐新闻本就是热度很高的版块。
这则新闻一经刊登,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之前,普罗大众对王晨是不太知道的,最多也就是知道《童话》这首歌。
真正对他感兴趣的是那些行业里的人,当然还有无数的年轻人。
而这些人关注他也更多是因为他长得很帅,毕竟他要是长得很挫,那他必然也是一个歌红人不红的代表。
可是这篇报道一出,却是真正让他名声大噪,普通人也对他兴趣大增,毕竟谁家没有调皮捣蛋的孩子呢。
王晨年仅十八,浪子回头,更是凭借一首《童话》打动全国各地无数的人。
如今正值过年期间,各路熊孩子都放假在家,王晨这经历,瞬间就成了家长们教育孩子的一个正面典型。
随着几大门户网站的转载,这篇报道传播度更广。
全国各地的报纸也纷纷开始报道王晨,不过内容就五花八门了,几乎全是杜撰的。
一夜之间,王晨就成了家喻户晓的顶流名人,连带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华娱:开局差点回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