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我!朱重九!在历史中横行! > 第11章 发展,积蓄力量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发展,积蓄力量(1/2)

目录
好书推荐:

时间转瞬而逝,来到了至正十六年十月。

秋收刚刚结束,这过去的几个月中,朱家军没有掀起战事,在这一年的八月,朱元璋的第一个孩子降生,取名为朱标。

朱家军治下的百姓无不张灯结彩,他们的敬爱的上位终于有了继承人。

在这个时代,如果主心骨没有继承人,就不利于稳定内部,而一旦有了继承人,一些来自内部的疑虑都会消失。

几个月的积蓄发展,神机营三千将士已经全员列装了火铳,而火炮也生产出了十三门。

其中鸟铳,三眼铳都被研制出来,分别对应南北方的战争。

鸟嘴宜南而不宜北,三眼铳宜北而不宜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北方地寒风冷,而鸟铳的鸟嘴必须要用手去击打,常易为劳。

扣动扳机,打出的风暴很猛,火药引之都被吹掉部分。

用辗信的话,火门容易损坏。

而且打了一枪之后,鞑子的骑兵乘着风就赶到了,鸟铳也不方便作为抵挡骑兵的武器。

虽然有对鸟铳做过改造,如近有制竹鸟嘴铳及自闭火门鸟铳,一时间感觉还不错,但其实还是白费。

唯独三眼铳是一杆枪三个管子,每个管子可装铅弹两三个,等到敌人进入五十米左右,就可以对着他们开枪。

一枪打出三枪的威力,轰鸣声连绵不绝,这个距离下闭着眼都能射中。

鞑子冲到近前则可以用三眼铳当作闷棍防御,虽然鞑子有穿戴铁盔、铁甲,可以抵挡利刃的砍击,但三眼铳的攻击是棍棒类的钝击,可以有效杀伤敌人。

所以在北方鸟铳是不如三眼铳的。

鸟铳的优势主要在于两个:第一是穿透力强(锋利的子弹能身穿盔甲),二是精确度高(射击命中率极高,尤其是可以射中盔甲中的缝隙小口,不仅仅只是可以射穿盔甲)。

穿透力强,主要原因在于鸟铳的枪管比早期短粗型的火门枪要长,更能发挥火药的推力(鸟铳射穿盔甲的原因在于枪身长,枪身长,火药的推力就能充分发挥,推力充分发挥了,射出的子弹动能自然大)。

精确度高,是因为射手有了瞄准射击的条件,第一是枪管下面有了木制的托,发射的时候可以用手扶住枪管,这个是直接一根铁管的火铳做不到的(用手拖住枪屁股,有木头做的托把,即便火药爆炸在枪管里,也伤不到拿枪的人。)

其次是由于使用火绳装置点火,点火的手就能解放出来(后手不用弃枪把点火,就不会影响到射击状态)。

鸟铳的射程也是三眼铳的两倍有余,大概一百米。

而南方的要面对的敌人多是步兵,不需要担心骑兵快速冲阵,可以从容地躲在军阵里射击。

不过鸟铳生产十分困难,因为鸟铳算是精密火器。

而鸟铳的枪管,需要用两块铁板各自卷曲构成,中间的枪管需要制造者用钢钻手工钻,一个月钻一根枪管都是算快的。

因此尽管有扬州的工匠全力生产,但几个月的时间,也就不过五十几把鸟铳被生产出来。

朱重九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千里镜改小改短,能够看见的距离从一千米缩短到二百米。

并给它命名为瞄准镜,将瞄准镜安装在鸟铳上,简易的狙击枪就诞生了,鸟铳的精准度配合瞄准镜的视线,可以有效地射击敌人军阵中的将官。

为此朱重九还特意在神机营中选拔了五十个枪法好的士兵组成了猎头队,顾名思义就是猎杀敌人军阵中的头头。

先锋军也全员列装了定制重铠和制式重锤,其中一千留在集庆保护朱元璋,其他七千人在常遇春的带领下渡江到了扬州,听命于朱重九。

本来朱元璋等人计划攻打广德也因为大周内的突发事件而搁置。

根据细作传来的消息,张士德与李行素等人闹翻,而大周将领赵打虎选择支持李行素。

并且他们内部差点剑拔弩张,差点就刀兵相向了。

这时候攻打广德无异于促使大周内部放下成见重新团结,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朱元璋自然不会做,这也是直接导致朱家军这几个月平稳发展的原因。

不是实力不够,而是契机未到。

陆地上,元廷的大军正和刘福通打的火热,朱元璋的位置可以说是极好,正好被小明王的势力挡在身后,而且相比于称王称帝的其他‘反叛军势力’,朱元璋的势力在元廷那,可是非常的不起眼。

而在海上,有方国珍的水师牵制元廷,而方国珍目前和朱元璋的关系还算融洽,双方势力互相通商,方国珍售卖一些稀有的材料资源,朱元璋则用粮食来买。

朱重九这几个月除了在火器所搞出三眼铳和鸟铳,还提议朱元璋兴办学校,学校当然不是教百姓什么高大上的知识。

但教会他们写自己的名字,以及简单的算数,看懂官方告示还是可以的。

说是学校,倒不如说是扫盲院。

朱家军的士兵白天在军营里操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朱重九!在历史中横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