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4章(1/2)
这比剥夺生命更为痛苦。
哀嚎如幽灵悲鸣,狼吼仿若末日降临。
明军大营,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幻境要塞。
被清军释放的城民们泪水盈眶,他们在明军的护送下,排成长龙,向着南方的魔法食堂缓步前行。
营帐内,沈天石、孙传庭等将领手持望远镜,无声地注视这一切。
“来人。”
沈天石放下望远镜,低沉下令:“传讯,通知山海关的魔法监察司,凡是有旗人在暗中藏匿珍宝的……一律处决!”
他挥毫泼墨,片刻间,一封密令诞生。
“遵命!”
飞骑接令,瞬间策马奔腾,向着山海关疾驰,执行命令。
离去可以,但财宝必须留下……
幽暗的月色下,沈天石的眼眸燃烧着凶焰之辉,犹如深渊之眼。这本就属于明人的疆域,怎容许异族盘踞?在军宪司严苛的法度面前,哪怕是隐秘之物亦无法遁形!
目光一转,凝视着端坐于帐中的大玉儿,沈天石的笑容冷冽如霜,“尊贵的太后,此乃形势使然,非沈某所愿。”
盟约之下,何尝有过真正的公正?大明虽有万般无奈,却始终未尝背弃誓言。而今这舍命难逃失财的命运,究竟该向谁问责?
抱紧怀中的福临,大玉儿如幽灵般沉默不语,嘴角的颤抖却泄露了心中的哀痛。明军剑锋所指,无不折翼倒地,她的族人们又怎能逃过劫数?
平等?那是遥不可及的梦幻,面对明军山海关边虎视眈眈的威势,大玉儿深感自身之渺小,只能在强权下屈膝低头。
此番,又有无数生命将消逝于历史尘埃。
一声叹息,她选择闭上双眼,不再做无谓抗争。撤离之人,能够活着离开便是奢求。
沈天石的敌意明显可见,人口差距,是大清永远的伤痛。明人遍布天下,清人却寥寥无几,尤其在这贫瘠的北方,繁衍后代何等艰难。
一旦回归关外荒漠,大玉儿不禁紧闭双眼,面对人口骤减的现状,大清的复兴之路恐遥不可及。
与此同时,明军大营一片欢腾,这三十万灵魂不仅仅是数字,而是重建国家的重要基石。给予适当的安置,待到数载休养过后,京都必然重现生机。
此刻,大玉儿深刻体会,一切已经结束。
炎阳炙烤下,成群结队的满人踏上了漫长而悲惨的归途,每一寸土地上都刻印着血泪。
月落星移,转眼一月已过,东直门下,正白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成为最后的告别者。他带领那群不成器的小辈们,径直向山海关行去,未曾回首。依约,正白旗仅存之力也被抛下。
直到郑亲王穿越山海关的身影消失,正白旗终于释出最后一拨明朝平民,清帝福临的圣旨紧随其后,命令正白旗放弃抵抗。
四万正白旗士卒,丧失战斗意志,在城外弃械投降。为期一月的人口互换盟约就此落幕。
野性与强悍终归被恐惧吞噬,力量是蛮族所能理解的唯—词汇!
忽然之间,一阵风声呼啸而来,狂风暴涌,如同天怒倾盆而下。顷刻间,京畿大地被淹没在暴雨倾泻之下,天地间弥漫白茫茫一片。
此时此刻,京师已沦为死寂之都。风雨洗涮后的世界,虽稍许凉爽,然而腐烂的气息仍四处飘荡,提醒着生灵的陨灭。
虽然山河重归于我,但遍地废墟景象仍触目惊心。
雨后的京城一片寂静,沈天石、朱慈烺、孙传庭三位将领缓缓走出大营,望向四周疮痍之境。东直门如犬齿般破败不堪,令他们一时语塞。
幸而故土得以守护,只要这片土地尚在,大明子孙定能让它再放光彩。重建家园的坚韧,乃是大明民族最为闪耀的品格。与清军破坏一切相比,更显明军建设之力。
“启程吧。”
再次投去一瞥那破碎的京城轮廓,沈天石轻挥手臂。为了避免瘟疫肆虐,他命令全体部队后退三十里。
幽暗的古老帝国,曾是繁荣的象征,今朝却沦为死亡之境。清军的遗骸堆积如山,犹如地狱之门敞开,沉寂在废墟之下,怨灵哀嚎,无人得以安息。
“这京城……何其哀哉。”沈天石,目光如剑,心中翻涌着愤懑,挥手间,放下兵器的数万正白旗降卒,被驱策去清理战场。在烈阳炙烤下,他们仿佛行走在亡者的幽界,唯有四万多魂魄,被迫穿梭于城中。
断壁残垣下,清军将士的尸骸暴露在空气中腐朽,一股恶臭弥漫于空无一人的京城,连风也为之屏息。岁月匆匆,战火平息,九月的末尾,一片萧瑟之中,唯独天津卫生机勃勃。
北方,冷雨飘洒,秋意渐浓。京畿地带,天津卫如一颗明珠,在荒凉中熠熠生辉,成为容纳数十万生命的绿洲。京城因死者过多,阴气笼罩,瘟疫横行,未来数年内,将沦为死城,天津卫则顺势崛起,成为新的人间烟火之地。
事务了结,孙传庭心急火燎,飞奔返回江南,调动万千工匠与物资,乘着运河之舟,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崇祯是我老丈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