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95(1/1)
他是军汉,手中力道也大,一下就掐得许东脸色发白,推不开只能一个劲的使劲拍打张军头:“放手,放手,你这个莽夫!”
张军头松手,许东激烈咳嗽几声,知道惹怒这个莽汉,自己要吃苦头,还是得把这个悍货诓住:“张军头,你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说!”张军头气急败坏。
许东道:“你以为城里的医馆都是自己制药?”
张军头一瞪眼:“难道不是?”
许东面露鄙夷:“医馆就是医馆,不是药铺。
我是郎中,每天开方看病都忙不过来,哪里有空时间处理药材。
再说,这里还有患者,我去挖药,谁来管他们,要是出事你可担得起这重责?”
张军头嘴巴动了动,挠挠头,好像许东的确是不能随便离开。
许东继续道:“我虽然没有上山挖过药,药经本草也是熟背在心,自然也识药。
你让那些流民杂工上山去找,他们找回来,我就能认出对错!”
“就这样?”
张军头感觉许东说得有理,可又觉得哪里不对。
现在他已经没空去琢磨许东为啥说自己山上的药不认得,药柜里的药就认得,这两者有何关系。
好在许东说认得药,那就让流民找来便是。
其实这一点许东说的是实话。
植物千奇百怪,生长环境不一样,形态不一样,而且药品在交给患者之前,还需要炮制处理。
所以,郎中必须学会《本草》,懂药理药性。
每一种药的产地不同,功效自然也不同。
川牛膝和怀牛膝,南沙参和北沙参,藏红花和川红花,浙贝母和川贝母,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开方不仅要过问药品来源和产地,甚至会亲自处理。
只不过愿意自己采药制药的郎中还是占少数。
毕竟郎中们很忙,开方才是主业,而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
知道许东是靠不住了,张军头现在虽然又气又急,却也无可奈何。
于是一边埋怨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只会耍笔杆子,一边问医兵杂工谁识得药材。
医兵做的都是端屎端尿照顾伤患的事,本来人手就不够,也没人懂药。
没办法,还得问那些流民有谁认得药。
可流民虽然都是庄稼汉,天天跟草木打交道,要是打猪草可以出门扯一箩筐,说起药材却两眼一抹黑。
张军头只感觉脑门的青筋突突跳,几把草还难住人了!
好在最后一圈问下来,还真有人说自己认得。
“张军头,小人知道药!”
张军头抬眼看去,见到来人并不开心:“李老实,你是真认得,还是想多骗一个饼?要知道这是正事,说假话要挨打。”
第71章 换饼
自从徐家村安置下医棚,有不少流民路过时,或主动或被动的留下来了。
在外面流浪几个月,他们也累了,只是担心遇到流寇,迟迟不敢回家去。
既然这里有守兵在,也就暂时安定下来,想等到太平再走。
于是流民们在村里搭建窝棚,平时又到外面那些被村民撂荒的田地里种些小菜,还可以给医棚做工打杂,洗洗刷刷换口粮。
只是医棚能用的人只有那么多,为了省粮,还是要自己想办法。
此人名叫李老四,面上憨厚,口中常常自称是老实人。
其实随时算计,在流民堆里也舍不得吃一点亏,不肯多出一点力气。
知道此人本性,大家就戏谑叫他“李老实”。
现在大家都说认不得药不愿意上山,就他积极,张军头怀疑是骗人。
听到张军头点破自己的心思,李老实也不脸红,躬身点头道:“小人是真的认得,以前在家经常挖些药材去镇上换钱,军头要是能多赏几个饼……嘿嘿,我是老实人,就只多要两个!”
好吧!现在也没办法了。
张军头没有叫许东来查验真伪,反正许东说药拿到面前就能认出来,先应急再说,就答应李老实立即上山找药。
李老实也没说假,他的确是认得几样药。
不用出村,在村里一户人家的残墙水缸边就挖到一把鱼腥草,几根石菖蒲。
清理一番,就得意洋洋拿回去让许医官瞧。
这些都是常用药,许东很熟悉,不用细看就能认出来,如今还正好能用上,晒干入药。
鱼腥草寒能泄降,辛以散结,主入肺经,以清解肺热见长,又具消痈排脓之效,为治肺热咳嗽之要药,也是外痈疮毒常用之品。
现在伤员的创口感染高热,这药就能配合黄芩黄连使用。
石菖蒲也是好东西,具有理气活血的功效。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胸烦闷、气闭耳聋、跌打损伤等病症。
但是石菖蒲是一种三年生的植物,所以需要等到第三年的时候才可以收获。
李老实采的石菖蒲生长期明显不足三年,药效要打折。
许东蹙眉,却没有出声,现在缺药,还是凑
不想错过《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