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59(1/1)
江枝虽然觉得这名字俗气了些,但是亲爹取的,还是欣然接受,至少这名字很应景。
孩子生下来了,就该好好坐月子。
江枝把立功的大公鸡放回鸡窝,却抓它一个妻妾杀了。
四只母鸡本来就是给巧云准备坐月的,现在一只母鸡还在孵蛋,另外三只每天都在下蛋。
杀下蛋母鸡江枝也有些舍不得,可生下孩子妈妈需要大补。
若是没有奶水,就连米粥也少,在这荒山野岭上孩子就难养了。
于是,一只鸡很快开膛破肚,成了一堆肉。
山林里吃食多,这只鸡肚子里除去一堆大小不一的蛋,还有黄澄澄巴掌大,厚厚的两片油。
鸡油和鸡杂炼成油让两家分,山里兔肉野鸡吃得不少就是没什么油水,这鸡油就显得弥足珍贵。
而鸡肉分成几份腌上盐,再用山泉水镇着,只给巧云一个人吃。
于是每天鸡汤里炖上少量野当归、翻白草、野山药,再喝益母草水促进恶露排出。
现在正是六月初,雨后天气渐渐炎热起来,产妇不能出门纳凉,每天都是大汗不止,江枝用采来的艾草熬水替她擦身。
这里本来就条件艰苦,可别再感染。
吃完一只鸡,巧云就舍不得再杀鸡。
她觉得自己比谁的月子都坐得好,就是娘家嫂子她们,也没有谁一人吃一只鸡的。
而且,那些鸡都在下蛋,杀鸡就没有蛋吃了。
巧云吃得好,奶水也足,鸡的确不能再杀,江枝就把每天的鸡蛋给她吃。
而且,小满奶也把自家的蛋又送来了,江枝不想收,这些鸡蛋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一家人老老小小的,平时就靠几只鸡生蛋补充营养。
肉干没油水,上年纪的、没上年纪的都咬不动,只有小满才能吃。
可小满奶说生孩子本来就该送礼,就该送鸡送蛋。
只是现在自家的鸡都在下蛋,每天能有四个鸡蛋,杀鸡舍不得。
唉!唉!真是难啊!
江枝只感觉什么都不合适,小麦现在已经在扬花,巧云若是再过一月才生,就能吃上新麦。
有新麦,没有鸡蛋鸡肉也能吃饱。
其实现在已经是最好的情况。
乱兵、饥荒、山洪、暴雨都熬过去了,人好好的都在,还能添丁进口。
换成往年都是喜事,更何况还是现在的灾年,再怎样都该凑个乐。
的确该乐乐,虽然山洪把家弄得乱七八糟,东西本来就少,淋湿的草药晒晒又能用,损失不大。
真正的损失还是庄稼。
第 44章 雷公菌
庄户人家,庄稼就是命根子。
而且现在遇暴雨的还是就快收获的庄稼。
什么时候农民的收入都得靠天老爷给口饭吃。
雨大风大,梯田那边的麦子被打倒一些,徐二瑞第二天就扶起,希望没有影响接下来扬花灌浆的收成。
另外就是坡上的庄稼。
雨水肆虐顺坡而下,高粱和黄豆倒了大半。
现在六月,豆夹子里刚刚才长出一点豆米,算是毁了。
于是小满爷把冲倒的豆子全部割下来,嫩豆夹放上盐闷着吃,一大片豆子两家人就饱饱吃了两顿。
上得山来,除去蔬菜豆角,还是第一次吃新鲜粮食作物,虽然吃得痛快,小满奶还是心疼叹息:“要是再过两月这些豆长实了,至少百斤,够吃一个月的。”
怎么会不心疼,原本百斤豆,现在就只得到两顿吃食。
豆苗被江枝晒成干草做饲料,兔子已经下崽了,准备就这样养着。
小兔半年就能性成熟,老兔差不多每两月一窝,一窝10只左右,只要繁殖下去,很快家族就会壮大。
倒伏的高粱才抽穗,苞米半人高,这些还有得救,就是要在白天黑夜一苗一苗的扶。
等几百上千株高粱玉米救过来,再把两家的房前屋后抓紧修补好,小满和徐二瑞两个小伙子直接累得躺下就起不来了。
菜和辣椒也损失一部分。
棉苗算是幸运儿,全部遭灾就它们躲过去,雨水充足,阳光下叶片绿得发黑,枝条开始疯长。
江枝和徐二瑞还等着这些棉花过冬。
巧云现在每天坐月子,带孩子,之前做的小衣服正好用上。
暴雨已经过去几天,江枝照顾巧云都没有出门。
趁着孩子和巧云吃饱在睡觉,她抽空在附近林子里转转,想看是否还有雷雨过后才生长的“地木耳”,也叫“雷公屎”、“雷公菌”。
雷公菌是一种真菌,只有在潮湿没有污染的草丛中生长,新鲜时状如烂泥,干燥时蜷曲如同木耳,颜色清绿。
作为一种独特的食材,它的营养成分高,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这就比一般野菜强。
所含钙元素大于银耳,蛋白质超过鸡蛋,氨基酸超过猴头菇、维c的成分更是在紫菜的十九倍。
地木耳的烹饪方式也很多,烩、炒、溜、炖百无禁忌,鸡蛋、韭菜、辣椒、腊肉更是来者不拒。
不想错过《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