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 几百两(1/2)
第26章 几百两!
海牛儿身子弱,但是知道吃,看着孩子贪婪的喝粥的范氏眼角多了一分慈爱。
“二嫂,你慢慢喂,我先出去做饭了。”
范氏柔柔的说:“你忙吧,梅儿,这些日子,多亏了你们家帮衬,不然我和孩子他爹估计就挺不过来了。”
“二婶,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和二叔现在最重要的是安心养病,放宽心,你们不顾及自己,也要想想鱼宝儿和海牛儿。
再说了,鱼宝儿发现了鲸鱼,咱们家这次肯定能度过难关。”
范氏感动的点头,一帘之隔的李老二眼里也满是感激的泪花。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日久见人心,逢难识兄弟,他大哥一家都是好的。
日后他们家决不能忘了大哥一家的付出。
李梅儿快步回到灶棚,手里捧着瓷片油灯。
李鱼儿弓着身子,蜷缩在灶前,贪婪的汲取灶火散发的热气。
“回来了。”李鱼儿接过油灯,将灯芯草用两根草杆夹子出来,放进贝壳灯台上,在倒进适量的鲸鱼油。
用一根茅草从灶里引火点燃,火苗慢慢的燃起,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整个贝壳灯台被柔和的亮光包围,散发着更加华美的贝壳光亮,煞是好看。
李鱼儿又如法炮制,点亮了另一个灯台,两灯齐燃,昏暗的灶棚瞬间变得亮腾起来。
“太太太好看了,还亮!”李梅儿激动的连说了三个太,嘴角快咧到耳后根了。
她此时的心情,像海浪一样,久久难以平静。
她活了快十四年,只知道卖鱼赚钱,只知道省吃俭用,还是第一次做出这么好看的物件。
不一样的感觉,和卖鱼不同,和撞大运卖鲸鱼肉不同。
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她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但冥冥中就是觉得整个人生变得不一样了,好像开启了第二道门。
李鱼儿得意的说:“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是谁做的。”
“哈哈哈哈!”李梅儿被李鱼儿得意的样子逗笑了,她开怀的笑,肆意的笑,好像过去十几年都这么放肆过,自由过。
“你们在干什么?”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快乐,门口李二郎李延安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盯着闪闪发光的油灯,叫到:“这!这!这是哪偷来的宝贝?”
李梅儿脸色瞬间难看了,她这个堂弟平日有些讨人嫌,干活喜欢躲懒,嘴巴还有些欠,叛逆期的少年的缺点,他占了一多半,一点不可爱。
这下被他发现了,肯定会告状的。
李鱼儿眼睛转了转,当即决定拉人入伙,说:“大哥回来了啊,看看我们做的贝壳油灯怎么样?”
“你们,你们自己做的,这怎么可能?”
嘴上说着不可能,但那熟悉的满海滩都是的贝壳,还有那静静地燃着的白色灯芯草,都证明这真的可能是姐妹俩做的。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李鱼儿反驳到:“我们两个柔弱的小女娃,怎么可能从贵人手里偷到什么宝贝。”
李二郎沉默了一会,说:“你们,真厉害。”
他这样,李梅儿吃不准他会不会去告状,就算现在不告状,日后赚了银子,他还能不说?
李鱼儿却不慌,缓缓说:“大哥,你跑码头的时间长,见多识广,给姐妹们看看,这东西值钱不?”
李鱼儿拿话试探她哥,盯着他的脸,看他微表情。
微表情最能反应一个人的真实心理,前世,教人识别微表情的书过了去了。
李二郎被亲妹子吹捧了一下,心里高兴起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这个小丫头变得伶俐古怪后,他就很在乎她,总是想偷偷观察她又在干什么。
“这个肯定能卖啊,依我看,比码头那些货好看多了,不准,能卖高价,要是拿到镇子上,更贵。”
码头是集散中心,摆摊的路过船商,还有本地的小商贩都有,比较鱼龙混杂,卖的东西也是有好有坏,各地的都有。
但鑫浦镇是海宁府最靠西的偏远镇子,消费能力有限,没有什么好东西,有好的也会进了当地的铺子。
见对方眼里没有贪婪,说话还算诚恳,李鱼儿顺着他的话说:“那咱们拿去镇子上卖如何?”
“你们跟阿爷阿奶说了吗?”李二郎问。
李鱼儿和李梅儿对视一眼,李梅儿说:“还不知道什么行情了,贸然和阿爷阿奶说了要是卖不出去,不是叫家里人空欢喜。”
李鱼儿接着试探到:“这是咱们小辈自己弄出来的东西,留着银子给梅儿姐当嫁妆,给大哥大堂哥娶亲,给小弟买羊奶。”
李二郎愣住了,他没想到李鱼儿还替他着想了,心里有一瞬间暖呼呼的。
过去,他觉得他的人生就像阿爷大伯阿爹一样,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到了年纪,买不起船,说不上媳妇儿,像村里的一些老光棍一样,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