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江南美景不胜览看 雨花证情沪都遇险(1/2)
暑假如期而来,沐楠霜昔一路南下 。
火车窗外的风景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或是片片苍绿田野,阳光下绵延如绿色海洋,或是风中摇曳的金黄麦穗如舞者不息。
或高楼繁华,或农间牛羊,或蜿蜒河流、或壮丽群山、或绵延森林。
飞驰的火车上,和霜昔对面相坐的沐楠,脱了鞋的脚伸过来,灵巧的掀开霜昔衣角,熟门熟路,嘴角轻咬,眼光魅惑。
霜昔啪的打了一下,那脚收停半刻,立即又伸了过去,霜昔无奈,嘴角微翘,似嗔似认的眼神抵不住沐楠的不依不饶,一幅你侬我侬。
沐楠得意而又满怀展望,“咱们第一站到南京,再到苏州、上海、杭州,然后回家20天,然后从宁波出发,到济南、泰山、曲阜,最后从太原回校。满满的华东一网打尽。”
霜昔浅笑认同,“你怎么计划都行,我就跟着你,随你到哪儿。”
霜昔很小就有着历游国之大川、潇洒羊肠旅途的情怀,喜欢地为床、石为枕、蓝天为帐、月光为灯的意境。
旅行是了解社会、丰富见识、开阔胸襟、激发想象的万花筒,霜昔对这次旅行充满期待和欣喜。
青瓦绿栏红漆居,绿树框凌眺江南。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
南京遗苑陵阙、故垒萧萧,秦淮河楼台烟雨、柳岸阿房,大明帝国、太平天国、民国的遗迹随处可循。
霜昔和沐楠欣喜的一一顿足浏览。或专注于史记碑铭,或穿梭于香景妙处。
两人翘首站在长江大桥上,微风吹过,看桥上车流如织,桥下船横如星罗棋布。大桥似线般连接了长江宽阔的胸襟,使长江天堑变通途,成为华东华北华中的重要枢纽,链接了周边各省的交通。
庄重威严的中山陵觐见国父、大气中华门古城墙承载的厚重历史早也觅之不到,十朝都会历史如潮过拍打空城般的凄凉。
缅怀革命先烈,静穆的雨花台,沐楠和霜昔选了两颗晶莹剔透,泛着幽幽蓝光的雨花石,请店家用红丝带系住,各自佩戴在了胸前。“这两颗石头要一直在一起。”霜昔认真的说。
“就像你我。”沐楠也正色的答。
“这算什么,用雨花石定情吗?”霜昔嬉笑问。
”当然啦。等到以后给你换成另一种石头,你才能摘下哈。”
“哪种石头?”霜昔似懂非懂的追问。
“以后你就知道了。”沐楠笑而不正面回答。
江南已经成为开放的主力军,随着改革的掀起,点燃了曾经的歌传舞秀之繁华。石桥木廊外轰轰响着的马达吹响着,这里是中国发展的排头兵,节奏快、走得也快。
一路上,江南的富庶,蓝水青苗掩映中一串串白墙青瓦的民房,圆拱的小桥下乌篷船在清澈见底的流水中缓行,开门及河洗菜刷衣的人家、打着油纸伞的吴越秀美女子,正是“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的如诗般的意境、似画般的畅美。
沐楠吹着信手拈来的、音韵似乎很丰富,其实完全没有音韵的口哨,带着霜昔穿越风声树影,竹林楼阁。
“绿庭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处处人家尽枕河,风物嘉清、景色秀美,江南韵味浓重的苏州是江南最杰出的代表。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江南富庶地,古今万贯家。在园林甲天下的苏州畅游古秀精雅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和虎丘。园园板雕彩绘,景雅观秀、眼观之外每每移步之内必有理水叠山。
满目不一样的花木林泉,庭阁台楼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风格各异的雕碑石刻、古典名贵的楹联书画,个个如尽物之华,赛天之宝。真正是:“
花辍人行万竹笑,台彩石沉众植开。
雾绕云剪石径来,雅韵情闲妙趣生。
舟桥横山寺史立,千园万格姓不同。”
霜昔在忠王府前的对联前停驻,轻声吟诵:
马上得之,马上治之,造亿万年太平天国于弓刀锋镝之间,斯为健者;
东面而征,西面而征,救廿一省无罪良民于水火倒悬之会,是曰仁人。
黄浦江边的忙碌,十里洋场的繁华记录着经济发展的高扬。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虽不是梅雨季节,第一天就让霜昔和沐楠在烈日暴晒和暴雨倾盆中转换,让两人在鲁迅纪念馆被淋成了落汤鸡。
小刀会起义会址、五卅运动遗址、第一次党代会地址等革命的薪火地也点亮了两颗年轻的心。
悠然流淌的黄浦江水因浦东正如火如荼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楼忍受了污染,江水散发着令人不舒适的味道,连喝的水都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火车站内,等待转车去往杭州的霜昔席地而坐。满大厅都是人,椅子早就被占满了,这块空地都是沐楠好不容易争过来的。
车站里人山人海,各种人群混杂在一起,熙熙攘攘,人们或坐或卧,大多的人为了节省住宿费用,选择在车站内过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初恋那点红》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