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第十一章(1/2)
宗欣闻言忙拿过来看,果见邸报上写道:“建炎元年九月初九日,帝莅幸山,为太上皇祈福祭天,在京六品以上随行。着太常礼院、太常寺、礼部协理。授尚书左仆射黄潜善知太常礼院,为大礼使,主持祭拜大典。授太常卿陈亮为礼仪使,御史中丞颜岐为仪仗使,兵部尚书王庶为卤薄使,知应天府朱胜非为桥道顿递使……”本该担任大礼使的首相换成了次相,这个信号足以说明赵构已下了决心,李纲罢相已成定局。
眼见一心为国,坚持抗虏,经历多次宦海沉浮的恩相居然是这样的结果,对于应天府城里傅雱和宗欣这样的一个八品,一个九品小官来说,没有丝毫办法能撼动大局,两人相视一眼,皆四顾无言。
正沉默间,又有小史来报,皇城司提举老爷召傅雱去议事,宗欣遂对傅雱简要说了些当下的公事并到外面画了卯就出衙门而去。
自收养了易来财之子,现在叫宗良的小子后,宗欣就搬出了驿馆,转而住到易来财家中,说是家其实也是租住户,租的是应天府店宅务的房子,这是由官府统一管理的公家房产,相当于后世的“廉租房”,每月租金仅为三百文,不算贵。宗欣通过关系找到那位勾当店宅务公事也就是管廉租房的主事官,几经勾兑又把相邻的一套房子租下,这样自己和老家人宗福住一处,宗良和宗六、宗九另住一处,倒也不显拥挤了。
近几日城内相当清静,再也没有细作出没的蛛丝马迹,加之各大衙门都在筹备皇帝出行的事情,对于宗欣他们不当值的低品级官员来说就是再清闲不过的了。
于是宗欣叫过赖小宝、王二、张大三人到家来,吩咐他们三人和宗良、宗六、宗九一起跟随老家人宗福每日读书习字,那宗福本就是从小跟着宗泽伴读的,虽未正式进过学堂,却也初通文理,能识文断字。那宗良也天资聪颖,学起来不怎么费力,倒是宗福自己那两个儿子和三个大头兵,一听到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就喊头痛不已。宗六、宗九反而对舞刀弄枪更感兴趣,成日里跟随赖小宝、王二、张大三人练习武艺。宗欣也不过分强求,能文则文,能武则武,就像长城汽车那句口号“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足矣。
当然,为了尽最大可能对自己身边这几人扫盲,宗欣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比如将教材一再降低等次,除宗良外,其余几人一律从《千字文》学起,每日须能默写三个字,第二日复写,写不出来继续练,直到过关,这是宗欣的最低标准了。
尽管几人对此叫苦不迭,也多有腹诽,但无奈宗欣是直接上级,且为人非常讲义气,几人具是对他服气的,是以在半强迫状态下,几人学得既吃力又认真。
相比读书习字,几人最感兴趣的还是跟随宗欣一起习武和锻炼。众人不知宗欣从哪里学得的一套锻炼之法,看似非常简单的重复动作,却能快速增强力量和体格。宗欣曾让宗九拿着他自己画的图纸去找石匠和木匠制作了一些从数十斤到数百斤不等的物件,具是中间一根手臂粗的硬木,两头各穿一个磨盘一般的石轱辘,宗欣管这个叫“石杠铃”,众人也不知这“铃”字从何而来,缘何而起,反正就这么叫了。
这几人看宗欣躺在长櫈上,双臂在胸前奋力朝天推石杠铃,也依样画瓢照着做。看宗欣将那石杠铃抗在颈后,不停的蹲下站起,虽不明所以,也是竞相效仿。初时练后觉得浑身疼痛,但几人都有股好勇斗狠,不服输的性格,坚持一段时间后力量渐长,加之宗欣不失时机将这习练之法倾囊相授,每一个动作要领具是耐心纠偏,没过几天,尝到甜头的众人便已能形成自觉练习的习惯了。
这年代,但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严格遵循不轻易向外人传授技艺的古训,在他们看来,宗欣这套打熬身体的法子无异于他的独门绝技,现在却就这样毫不掩饰的传授给众人,心里对宗欣的佩服又增加了几分。
“啪啪啪啪……”一根手指粗的麻绳在宗欣手里上下翻飞,从头顶到脚下,打在地面扬起不少尘土。众人刚进门就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不知又是宗欣的什么秘籍。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宗欣跳完五百个绳,边擦汗边对前来锻炼的众人道:“这个叫跳绳,是另外一种法子,以后再传授给你们。”
对于这位爷层出不穷的法子,众人也算见怪不怪,但是一定有用却是大家达成的一致共识了,遂各自褪下上衣准备打熬身体。宗欣有意领教一下古代的技击之术是否如后世传得那么神乎其神,顺便也想把现代搏击之术传授给他们,于是叫住他几人道:“你们先别急,我最近有些疏于武艺,谁来陪我过几招?”
几人中赖小宝武艺最好,看有机会在上司面前卖弄功夫,当即跃跃欲试道:“好啊,我陪宗爷玩玩。”说罢一撩布袍下摆,将之卷进腰间的革带里,身体下沉扎好马步,双手运气缓缓出掌,好似变了个人似的,看上去气势不凡。“请宗爷赐教!”
宗欣一看这架势,的确眼熟,跟电视上的大差不差,当下也不搭话,双手握拳护住头部,摆出自由搏击的架势,以灵活的拳击步伐向对方慢慢逼近。赖小宝那见过这种步伐和架势,只得沉住气,以不变应万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烟火长乐未央》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