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一章 借洋船明军壮声威 降海寇林凤认明廷(6/8)
给他送来了一张西班牙人在吕宋的军事布防图,他赶紧招呼王望高走过来一起研究。
徐光启指着马尼拉巴石河南面的军事堡垒道:“现在那帮西班牙人像乌龟一样躲在这个石头筑成的铁壳里,堡垒又分作三处,呈现出掎角之势,互相应援,林凤一时半会儿是攻不下来的,我们完全不用担心。”
“林凤手里有重炮,万一西班牙人要是守不住呢?”
“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到时他们肯定两败俱伤,我们趁机攻占马尼拉,控制吕宋岛。那吕宋自古以来便是我大明的海外藩属国,本就应该恢复独立自主。只是我们现在最应该关心的是林凤的战舰会出现在哪里?哪里又最适合我军登陆?”
王望高沉吟了半晌,指着军事布防图上面的方位道:“我觉得其战舰必然部署在马尼拉湾附近,这里是我军最佳的登陆点,林凤现在已经把西班牙人四面合围了起来,必然会切断粮食水源,困毙那些佛朗机人。如果他知道我方援军到来的话,就会采取以逸待劳、围点打援的办法。”
“那我们就将计就计,派葡萄牙人去攻打马尼拉湾,吸引海盗的主力,而我军兵精粮足,可以从海湾的北部登陆,然后步步为营,逐渐蚕食马尼拉,不出数日,我们必将林凤反包围。”
“就怕海岛湿热,我军将士水土不服,久战不利。”
徐光启摆摆手道:“王将军,这点请你放心,来之前我已经备足了军医和草药,不怕南洋的瘴气和湿毒。”
王望高听了,顿时信心十足,笑道:“那么现在我军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东风?”徐光启狐疑地看着他,王望高神秘一笑道:“等攻上岛去,监军大人就知道了。”说完,他对着掌舵水手命令道:“升帆!全军全速前进!”
万历二年十一月初十,明军终于抵达马尼拉海湾。林凤虽然猜测到明军会来救援,但是他清楚目前明朝水师的真实情况,以为明军未做好准备,最迟明年三月会来,却不料官军竟然提前了四个月。看到明军数百艘巨舰驶来,林凤的手下虽然有些慌乱,但他自己却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面对强敌,他下令舰队有序撤退到西南方向,又利用西班牙人在岸上构筑的火炮阵地拼命抵御。王望高于是命令阿比拉玛·卡塞率领舰队出击,吸引敌军火力,自己则率领明军强行登岛。
林凤部的火炮最大有效射程大约为一里,而明军火龙出水的有效杀伤力大约在二里左右,这点武器优势使得明军很快抢占滩头阵地。明军成功登岛之后,各种武器就迅速亮相,火铳、虎蹲炮、百子铳、红夷炮、佛郎机炮,各种近远程武器开始大显神威,同时,步兵和炮兵紧密协同,火铳兵三排连射,其战力恐怖,如同摧枯拉朽。由此可见,万历时期的明军经过嘉靖朝征战倭寇的洗礼,其战术和武器装备早已焕然一新,林凤手下的海盗们一经交手,便被打得节节败退、伤亡惨重。面对窘境,林凤被迫下令海盗们撤退至附近山岭,凭险固守,这样一来,拉维撒里的西班牙殖民军压力顿时减弱,他连忙命令手下出击打破包围圈,争取与明军胜利会师。
就在这关键时候,王望高却在徐光启的授意下命令军队停止进攻林凤,反而迅速占领了马尼拉。拉维撒里惊讶于明军这一趁人之危的举动,预感事情不妙,他担心他们鸠占鹊巢,耍赖不走,便不顾战事紧张,连忙带着翻译林秀成跑到明军中军主帅处交涉,却不料吃了个闭门羹,被卫兵以统帅正在忙于军事指挥为借口,硬生生挡在了门口。拉维撒里虽然有些恼怒,但也无可奈何,当即在门口耍起了无赖,声称见不到王望高和徐光启就赖着不走。王、徐二人得报,彼此会心一笑,并不理会。
原来王望高与时任两广总督殷正茂早有谋划,他们正在等待的那股“东风”便是东南亚的华人华侨们的起义。自古南洋诸岛就与我中华往来频繁,从汉唐时代起,每遇中原大乱之际,就有大量华人为了避难出洋。至于元灭南宋,崖山海战后宋军全军覆没,宰相殉国、皇帝身死,其遗民纷纷出逃南洋,南洋各岛逐渐聚居了许多华人,其中以吕宋岛上生活的华人数量较多。到了大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下西洋,大明船队巡航至菲律宾群岛时,曾经奉诏委任旅居吕宋岛的华侨领袖、福建晋江人许柴佬为吕宋国总督,统揽军、政、财大权,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任职期间,许柴佬上忠朝廷,下安庶黎,身体力行,励精图治,促进了吕宋当地的开发进程,为吕宋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一百多年来,华人与当地土著一直相处融洽,即使后来时移世易,吕宋恢复了当地土著领袖的统治,他们信奉和传播伊斯兰教,两族也不会因为宗教和文化的不同而发生激烈地冲突。而这种美好而平衡的状态一直维持到十六世纪初,随着西班牙人入侵,才被正式打破。
西班牙人统治方式野蛮粗暴,导致当地华人和土著一直在不断反抗和起义。只是随着大明国力中衰,官方航海事业的停顿,朝廷再也无法承担起保护南洋华人华侨的职责,只能任由西班牙人胡作非为。而现在大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我重生成为了徐光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