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章 海青天江南斗徐府 应科举子先入学馆(1/5)
隆庆三年(1569年)夏,南京应天府。此时,江南官场正迎来了比去年京师地震还要强烈的地震。这场地震的引发者正是嘉靖帝时期的户部主事海瑞。
海瑞自嘉靖四十五年根据徐阶草拟的嘉靖帝遗诏大赦出狱以来,很快官复原职。不久,由于他考绩卓异,又被调任兵部,任兵部主事,接着调任大理寺,出任大理寺卿,还被提拔为尚宝丞(专门管理皇帝御玺、印鉴的官员)。鉴于徐阶和隆庆皇帝的青睐,海瑞此时的官职升迁如同火箭发射一般升得很快。
到了隆庆元年,他被调往通政司。海瑞没有参与内阁中徐阶和高拱的党争,而事实上两派都想拉拢这个文官清流来壮大自己的声势。后来徐阶和高拱相斗,两败俱伤,相继退出了内阁。到了张居正主政时期,由于其人年轻,以此时的资历和人望都不足以担任内阁首辅的职务,所以实际上张居正是以内阁次辅的名义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张居正这段时间一直在为怎么安排海瑞的工作而头疼,因为在京师各部门都工作过的海瑞,由于清廉为官的原则性很强,他手下的人除了合法的俸禄收入外,没有一点灰色收入。而明朝自太祖高皇帝时期定下来的工资标准又很低,使得那些底下办事的官员们叫苦连天,所以他们想尽办法排挤海瑞,或者集体辞职,或者消极怠工。当海瑞被调任通政司时,通政司大使庄有仪很快就向内阁递交了辞呈,接着其他官员也相继辞职。通政司的海瑞几乎成了光杆司令,但他也不介意,你们不干,我自己干,每日勤勤恳恳,堪称劳模。
张居正对那些辞职的官员是愤怒加上无奈,因为海瑞的缘故,发生这样的事已经不止一次了。于是,在隆庆三年六月内阁的一次人事安排会议上,内阁大学士殷正茂和陈以勤提议将海瑞升迁为右佥都御史,并且外放应天巡府。张居正只得同意,报司礼监批红。
就这样,海瑞于隆庆三年六月来到了江南。此时江南的天气越发炎热,热气都吹得人都无精打采,可海瑞的工作热情却像天上炽烈的太阳一样高涨,乐此不疲。由于海瑞勤政为民的声名远播,也禁止衙役干涉民众告状,这时候,他的应天巡抚衙门不断地收到各地民间百姓举报地主豪强强占农民土地的检举揭发信。
海瑞刚刚上任没几天,六月七日,海瑞收到了松江府农民庞荣龙的告状信,检举上海县令李文藻的岳父文三仰借高利贷盘剥,因无法及时归还本息,抵押给文家的唯一的田土被霸占。六月八日,海瑞又收到松江府华亭县农民邹其海的告状信,状告徐阶儿子徐璠府邸的大管家张保霸占其妻子田氏。海瑞正准备亲自到松江府调查时,九日又收到了一封徐璠借着徐阶名义收受贿赂的匿名信。一桩桩,一件件罪行像春天里的刚长出来的树木花草一样不断浮出地面。海瑞被激怒了,他决定为老百姓出头,狠狠地教训一下那些土豪劣绅,无论他有什么背景。
六月十五日,海瑞脱掉官府,换成寻常百姓的衣服,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老农民的样子,带着两个得力的随从从南京出发,一路步行,赶往松江府准备彻查。从南京到松江府足足三百公里的路程,海瑞为了省去衙门的开销,连驿站的马都不骑,两条腿走得飞快,却一点都不觉得累,倒是把两个公差出身的随从段大仁和石春给累得气喘嘘嘘。大约走了两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段大仁恳求海瑞慢些脚步,先找处地方歇歇脚。海瑞这时候才转身发现两人渐渐地落在后面,慢下脚步,一边笑着一边打趣道:“二位年轻力壮的汉子居然不如我这瘦高个的半老头子的腿脚利索。”
段大仁上气不接下气道:“也就……就海大人有这……这般体力,平日里衙门理政,闲暇时衙门后院种……种菜养鸡,挑个百……百来斤的米却轻轻松松。”
海瑞肃容道:“为官之道,身体力行方能深知民间百姓疾苦,像你们这般养尊处优,便做不得好官,做不了好官就回家做个百姓挺好。”
这话把段大仁和石春吓了一跳,知道和海瑞这人开不得玩笑,赶紧道歉:“大人,小人可不敢辞官回家,否则这全家衣食无着,我和家人都得去喝西北风了。”
海瑞道:“既然不想辞官,那我们就继续赶路,天黑之前我们争取赶到常州府,到驿站落脚歇息。”说着,他就大踏步地往前走,把两个衙役远远落在了后面,两人无奈,只好继续紧赶慢赶地追。
傍晚时分,三人终于来到了常州城外。此时,城内各处街巷店铺都已经打烊,城门紧闭,无法进入驿站,三人只好在城外找间迎宾客栈,暂时借宿。客栈老板一看三人一副寒酸的穷人装束,以为他们付不起房钱,只说客房已满,柴房还可以临时搭个窝棚将就一下。正当两个公差恼怒地要发作的时候,海瑞用严厉的眼光盯着他们,吓得他们不敢吱声。海瑞转过身笑嘻嘻地对着老板道:“柴房就柴房,只要老板给点干草可以垫个床铺就行。”
入夜,三人在柴房酣睡,呼噜声此起彼伏。这时,窗外传来了几声犬吠和猫叫,一个黑衣人偷偷地潜入了客栈。他们此行的目标十分明确,去柴房刺杀海瑞。当他们打开房门,寒光一闪,拿出利刃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我重生成为了徐光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