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0章 从京城归来(1/2)
刘文轩又是吃了一惊。现在他非常好奇,这到底是个什么村?能够自己建学堂,自己请夫子,女孩子也能上学堂。
“主人,女孩子也能上学堂,我也能去吗?”刘淑媛问。
刘张氏赶紧拽女儿的胳膊。然而,云容回答道。
“当然能去上学堂啦。”
“主人,淑媛真的能去学堂?”刘张氏不确定的说。
“当然,要不然这么小,整天闷在家里干什么?不过我还想请淑媛当个小夫子可好?”云容笑着看向刘淑媛。
“小夫子?”刘淑媛小心翼翼的问。
“对小夫子。我想让淑媛教村里的女孩子们刺绣。你可愿意?”
“愿意,我愿意的。谢谢主人。”刘淑媛激动的说。
刘茂文羡慕地看着妹妹。云容看见了,笑笑说。
“茂文可愿意也当小夫子?教五岁以下的孩子。”
“愿意,愿意的。”刘茂文也笑了。
刘张氏看三人都有事情可做。自己也羡慕了,有些忐忑的说。
“主人,我也可以教刺绣的。”
云容点头答应。
“行,你也教刺绣。你教十岁以上的。淑媛教十岁以下的。”
这样一安排,大家都高兴了。云容在京城又住了十天。
这十天中云容主要给空间里的瓜果找销路。前几天,云容自己给各府中送的,空间里主要种的西瓜,甜瓜,桃子,苹果也有成熟的了。
尤其西瓜和甜瓜是稀罕物,在大燕国并不普及。价格挺卖的上去的,后来实在感觉太麻烦,自己在京城也待不了多长时间。
云容便跟一家高档水果店合作,这家水果店的主要受众群体就是各官员府邸,皇亲国戚,稀罕物更受欢迎。
在这十天当中,云容总共卖了两万多两银子,云容感觉还不错。
在京城的第11天。云容等一行五人。打道回欢庆镇。先走陆路,又转水路,在第九天时,到达建兴府。
一行五人在府城渡口下船,考虑到以后用马车的机会比较多,在府城直接买了一辆马车。
又去找王大姑买马夫,马夫一家三口,夫妻两个带着一个5岁的小女儿。马夫正好姓马叫马大强22岁,媳妇马李氏21岁。女儿马玲儿。
正好也与云容挺有眼缘,便把这一家人一起买了下来。
这样马夫,煮饭婆子都有了,以后云容再出去也有人照顾云华了。
在府城客栈住了一晚,第二天城门一开,云容他们就驾着马车出了城,一路向着欢庆镇而行。
买的马车比较宽大。马夫夫妇坐在车辕上,小女儿跟着云容和刘家四口在车厢,虽然拥挤了一些,好在多是孩子勉强能坐得下。
如果欢庆镇没有停留,直接回了李家村。在村口正好遇到下地归来的李村长。
云容从马车里跳了下来,给马夫指了方向,让马夫先带着众人回家休息。自己则留下来和李村长说话。
“村长爷爷,你老这是下地去了?”
“哎呦,这是容丫头回来,大姑娘了还成天毛毛躁躁的。那么高的马车,直接就往下跳。也不怕摔下来。”
李村长假装嫌弃的说。云容只笑也不反驳,李村长无奈的点点她的额头。
“远远的就看见一辆马车驶来。我还在想,这是来谁家的客人呢。咋样,去京城顺利吧?可请到夫子了?”
“正想跟村长爷爷说呢,请到了。可是举人老爷呢。给夫子新建的房子都收拾好了吧?
生活用品被褥什么的都有吧?今天夫子一家能过去住吗?”
“都收拾好了,能住。锅碗瓢盆都是新置办的,就是被褥还没来得及置新的。我回去让你李奶奶从家里拿一套,给夫子先用着。
过一段时间得闲了,让村里的妇人再给夫子做一套新的。粮食也先从我家里拿一些,回头族里买了新粮,再给夫子送新粮。容丫头觉得这样安排可行?”
“一会儿村长爷爷在安排人过去打扫打扫。被褥和粮食,您老就不用管了,我来安排吧。
四个人呢,估计你家的被褥也没有多余的。粮食我家的细粮多,我先给他们拿一些吧,回头让族里尽快去买点。”
“四个人?容丫头,是不是太多了?那得多少银子呀?”李村长被惊到了,说话声音都提高了两个八度。
“村长爷爷,你子别着急,您先听我说完。
这是一家四口。父亲是举人功名,儿子是秀才功名。母亲和女儿琴棋书画刺绣都很好。
我是这样想的,咱们一开始就说好了,咱们村的男娃女娃到了年龄都必须到学堂读书。
这男娃读的好了,可以考取功名。考不了公名也可以找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女娃读了书,即不能考公名,也不能出去抛头露面的找工作。
但是读书可以让人明理,还是要读的。我就想让夫人和女儿,给女娃们教授一些刺绣的本事,以后夫家也是立身之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到古代,被迫重建废墟空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