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4章 好人(四)(1/2)
杀千刀的冯鹤。
秦全家如此想着,他千不该万不该信了冯鹤的几个字。他按照冯鹤的建议精心安排了一场接风洗尘,结果上位一则军令把他叫到军营驻地里吃饭去了,理由是滚过来官兵平等。
项羽给刘邦摆鸿门宴好歹还是正儿八经的宴席,现在要在这里吃野战厨房烧的三菜一汤,秦全家还有些吃不惯呢。本来他想说事为主吃饭为辅,少吃点多喝点回去开小灶补一补,结果上位就端着饭盒盯着自己,一句话也不说,自己吃一口上位吃一口,明显是逼着自己和他把饭吃完。
但凡不是周围都是在狼吞虎咽的士兵,秦全家会给上位这个小年轻面子?乳臭未干排的上号吗?然而事实就是和上位一起吃饭的士兵们都或多或少的往自己身上瞟,这样子的话秦全家只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了。
“全家,你觉得这个伙食待遇怎么样?”上位狠狠的扒了一口饭。
“很不错了,跟着上位的兵怎么说也要胖三斤啊。”秦全家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论资排辈怎么着该叫自己一声秦叔,直接呼名唤姓,谁是前辈谁和你哥俩了?
“高原环境恶劣,士兵们要吃好点补充营养,这些兵以前都是驻扎在广府军区,还是第一次进入高原地区作战,要早点适应这里氧气稀薄的特点。这种伙食,理所当然,怎么,全家,你是觉得还不够好还是厨子有问题,以至于你都吃不下去?”
“不,不,我只是最近肠胃不好,上位你体谅一下。”秦全家尽力凑出来一个笑脸,上位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他,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在把这些糟糠之食吃得很香了,真当人人和他上位一样吃得惯这么普通的餐食?
“全国,你被调到乌斯省领导工作以来,一直都说你治黔有方,有政通人和之名,我在来的路上,对怎么和当地黔族同胞相处,有些苦恼和麻烦,你能不能和我分享一下你的见解和经验?”上位把饭盒吃得干干净净,讨来例汤冲了冲饭盒里的油花。
秦全家一下子认真起来,他知道这才是刚才下马威之后真正的目的,和之前吃饭问题相比把话说的这么谦虚卑微,就是引诱他夸夸其谈出不该说的东西。
“上位,不瞒您说,我呢 ,是总结了一些经验和门道,一个词,雷厉风行。乌斯省自古以来发展落后,黔族人大多没有那么高的文化和素质,这就是我们工作上最主要的困难和麻烦,比如说我们打算干些实事,出些业绩,大多数的黔族人是不能理解和支持的,甚至是反对为主,如果我们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去给黔族人解释,做思想工作,那么什么事都是做不成的。所以一定要狠狠心,用些强制的手段,把事先做起来,之后等他们从我们做的事中得了好处,有了收益,就知道我们的良苦用心了,最开始的冲突和矛盾,不仅化解了,也无关紧要了。”
“哦,全家,你身为衣食父母,还是个敢作敢当的政坛大将,改革先锋啊。你的功劳这么大,也该动一动了。”上位吹着饭盒里的汤,一口一口嗦着。
“不敢当不敢当,我们这些当头的,不过是坐办公室,还是要靠团结吸收当地的先进分子,他们才是在基层真正推动我们的事业的。”
“哦?先进分子?”上位端起来的饭盒盖住了嘴角些许的笑意。
秦全家顿了顿,不想说的太马虎,过了会才继续说:“这些先进分子呢,主要是黔族中或者外来的受过高等教育,眼界开阔的人才,他们思想比较解放,做事比较大胆,在招商引资基础建设上呢,都能替我们走在前面,我们只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他们就能自己带动其他人发展了,毕竟大部分黔族人,还在经营传统农牧业,经济基础是很有限的。”
“那你们就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吗?”上位有些意犹未尽,又要来几勺汤打到饭盒里来,因为汤桶快见底了,汤里的肉蛋啊菜叶啊都到了桶底,上位这一饭盒的汤显得格外有料。
“困难肯定有啊,主要就是民族矛盾。我们为了促进发展,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投资层,都吸引了不少乌斯省外的人才来这里,但是黔族很多人思想很保守,很排外,甚至说好吃懒做,哪怕我们提拔了很多黔族出身的杰出人才升上来,也不是很服气,所以还是那个词,雷厉风行,先做起来,后面的问题就自然能迎刃而解了。”秦全家看上位似乎对自己的说辞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就大胆了一点。
“嗯,后面的问题自然能迎刃而解,看来还是后面的智慧比前面的智慧更智慧啊。”上位一口气喝完了这饭盒的汤,把饭盒掷在桌上,发出的声响让秦全家脸色一变,“全家啊,老人家当初领导的解放和建设乌斯地区和黔族生活,你还记得是要干什么吗?”
“打破落后的生产关系,逐步建设先进且适应的先进生产关系。”秦全家故作镇定。
“以前乌斯有多少奴隶主和地主,他们靠普通乌斯百姓的血和汗过了多少年养尊处优的日子,让他们家族可以世世代代读书写字而百姓目不识丁,为什么打到了之后,他们肮脏遗产的继承人还要在你这里变成什么人才?变成什么先进分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红警2K之塞里斯大批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