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春山夜雨 > 第19章 出乡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章 出乡(1/2)

目录
好书推荐:

这日,老蔺到市群众艺术馆办事,大门口,遇见一年青人从里面出来,那青年不住的一步三回头,老蔺觉得很面熟,年青人忍不住开口问:

“我们好像在哪见过?”

“不会吧!”

“你在哪里工作?”

“公安局,专门抓坏人。”

“不对,你是蔺弟对吧,还记得小时候我们……。”

“哦——,想起来了,你是奎哥,儿童时在一起游戏……。”

小时候的玩伴相遇,分外亲热,往事历历在目……。

那是八十年代初国庆节的一个晚上,秋高气爽,禁锢已久的山歌忽然放开,人们又高兴又好奇,村口大榕树下,阿奎他们几个小伙子和两三个妹仔在唱山歌,四周围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们,不时传来一阵阵众人的喝彩声。

看来阿奎稳操胜券,与他们对歌的几个阿妹,其中一个模样周正,竟置其他小伙子不顾,似乎是专找奎歌对歌似的。

这却把个阿奎喜得心花怒放,越唱越来劲,即时来了一首自以为最得意的联合变调曲,余音未落,立刻有人大声喊道:“唱得好!再来一遍”。

阿奎受宠若惊,忍不住又唱了一遍,这一来,叫好的吆喝声就更多了,阿奎满怀高兴地又唱了一遍。

可是,阿妹却不耐烦了,大声吼道;“颠仔,唱错了。”周围立刻爆发出一阵不友好的笑声。

……

阿奎却不以为然,反而笑道:“阿妹,唱歌娱乐嘛,顾名思义就是要添点乐趣,缓和一下紧张气氛。”

阿妹不客气说:“你这人怎么搞的,唱的什么东东?山歌还是彩调?桂剧还是电影《刘三姐》?”

阿奎继续解释说:“你以为我真不知道他们笑什么,其实,山歌不必总是老调子,总得有点发展、改革、创新。

例如京剧,专家以为旧唱腔、旧伴奏才具有魅力、正宗;在我看来,无论哪方面都远远不如现代京剧,尤其是伴奏使用了中外现代乐器,使得样板戏的伴奏气势磅礴、排山倒海、波阑壮阔,在唱腔上加入了伴唱、合唱,如同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一样,更使现代京剧气势非凡,震惊音乐界,可以说,现代京剧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途。

再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脍炙人口的电影刘三姐,为什么会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百唱不厌,成为一颗少数民族的艺术瑰宝经典山歌。难道不是因为将一成不变、枯燥无味的乡村原曲谱,进行曲调改变创新的结果吗?

所以,将山歌进行曲调上的变调,何罪之有。”

“看不出来,你还挺有道理的,我是听明白了,可人家不那么认为,拿你当笑话。”

“不是有句,走你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么。”

阿妹笑道:“据说,在各乡首届山歌擂台赛会上,大哥一举拿下大奖,难道也是创新得来的?”

“那次获得大奖纯属意外。”

“为什么?”

“和我对歌的姑娘唱词中问:‘……问你山歌懂几多,’问你龙有几只脚?……”

“我轻松的答道:‘……唱过山歌万千箩,龙在天上五只脚,……’”

“奎哥,龙好像是四只脚?”

“是的,可其他人都以为龙有八只脚,所以评委们坚持认为,我的回答距离标准答案最靠谱,所以大奖非我莫属。”

“也对,反正谁也没见过龙。”

……

“要不又接着唱?”

“就你那样恶作剧,谁还敢唱,走了。”

阿奎看着阿妹和几个女朋友走后,和好友水远叹道:“本想以奇特山歌,有意试探一下她,没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枉我一片深情厚意。”

好友水远大笑道:“哪有你这样交朋友的,还枉了一片痴情,太搞笑了,不过,这阿妹好像有点意思,奎哥,追上去。”

阿奎笑道:“这阿妹好像在哪见过她。”

水远故作神秘说:“附耳前来,我告诉你,她是哪里人。”

奎哥家乡古寨,地处崇山峻岭的苗乡深处。虽然穷乡僻壤,可交通还算便利,现代文化生活也不缺少,电视、电影下乡、文艺晚会也常有,但至今依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爱唱山歌。

每逢佳节,少不了歌会,碰上“三月三”,更是如过大节一般,故此,古寨又素有“歌乡”之誉。

奎哥名叫黎海奎,不但人长得英俊潇洒,而且山歌唱得好,众人戏称‘歌’王,在玉关县中无人能敌,而且他的经历富有传奇。

奎哥自幼就喜欢唱山歌,又有一副天生的歌喉。时常村中有人唱山歌,阿奎即袖手旁观,聚精会神。看到好处,不觉心痒,口里漏出几句来,定是寻常想不到的妙句,村里人感觉惊异不已。

闲时钻研词谱理论和搜集唱词,即便是彩调、桂剧也感兴趣。加上勤奋好学,歌书一大堆。一部电影《刘三姐》,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

但奎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春山夜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