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第四节:海扩天空任我行(1/1)
人这一辈子大部分是给别人看的,活在别人的圈子里。小时候为父母而活,学校时按照老师说的活着,参加工作为领导而活。这次我一定要,为自己活一回。
我拿上借的钱跟上摆摊卖鞋的老赵坐车到北京,然后转火车第二天凌晨4点到石家庄,去南三条要过地道桥,桥下很黑,常常有抢劫的,为了安全等到天亮再结伙过桥。天还没亮,就在候车室地上铺上纤维袋子睡一会,地上又冷又凉,火车上不敢睡,乘警不断提醒,保护个人财产,注意小偷。那个时代小偷很多,我不敢放松警惕。现在又困又累躺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直到老赵把我喊醒才浅一脚深一脚出发,等到地道桥天虽然大亮,桥下边不是很黑,地上躺了很多乞丐模样的人。突然一个人把脚一伸,老赵一把将我拉到他身边,吼到:走路看脚下,踩到赔不起,这是专门讹人的。噢,原来处处是陷阱。来到南三条,那时还没有楼房,都是以街代市,道路两旁都摆摊的,有布鞋,胶鞋,旅游鞋,皮鞋很少。老赵建议我进鞋吧,人人都穿鞋,销量大,生意好做。我听取了老赵的意见选了卖鞋这个项目,因为是第一次进货,先少选点数量,多选品种。那个时候交通不便只能邮电局邮寄,一共进了十二包,每包不能超过二十公斤。第三天到邮局提货,把货摆在万合隆商场楼下边的台阶处,过往人多,地势好。只用了两天就卖完了,一算账效果不错,除去一千五的本钱纯挣870元,还有十二个邮袋。这个生意可干,我又连本带利一起拿上继续进货。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岳父今年九十二岁了,是老高小毕业,跟他学了很多东西。我摆摊位卖鞋时他60多岁,一天他推了一车自家种的辣椒,有红的有绿的,放在我的鞋摊旁让我给看一会儿,他地里还有活干,干完就来。“好的,你放心去吧”我答应道。我一边卖鞋,一边卖辣椒。有人过来问辣椒辣不?辣椒不辣叫柿椒,怎么不辣。他说太辣不行,吃不了,走了。又一个人走过问同样问题,我同样回答,那个人说:辣椒不辣不行爱吃辣的,我看你这辣椒不太辣不要,又走了。半天过去了只给他卖了两斤辣椒。岳父干完活来了,问我卖了多少?我说两斤,他笑了。只见他把车下面的板子拿出来,放平支稳,把辣椒全部倒在案子上,一分为二,左边一堆右边一堆,一边辣的,一边不辣的,随时调整,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结果一个多小时全部卖完。岳父卖完辣椒又帮我把同样的鞋放案子上,整理的干干净净,拿出两双放到地上纤维袋子上,估意抖了抖土尘,把鞋弄的拆些脏,案子上边卖十五元,案子下边买十元。满足了人们追求质量好的心理,都选十五元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结果到了晚上收摊时,鞋子也全部卖完。岳父告诉我:做买卖讲究个灵活,一天能卖三担假,三天卖不了一担真。不是卖假货是要讲究方法。
在摆摊时我发现街上随意摆摊位,既影响交通,那时虽然没现在这么多车,但骑自行车的人多了起来,大街上又脏又乱,赶上大风天,包装纸塑料袋满天飞舞。正赶上县里召开两会,我写了:“急需建立大市场”的建议。得到了两会的重视,会后没多久就成立了:赤城县农产品交易大市场。我也被工商协会聘为副会长,成为政协委员,第二年成为政协常委,一干就是三届十五年,并干了一届的市政协委员。我也通过抓阉进了大市场,有了两间房的门市部,取名:鑫鑫鞋帽店。定位中档皮鞋,旅游鞋。这个店舖最后发展了七个连锁店,最远的开到了北京王府井大街。有了很多故事,留下以后再表。
不想错过《深山里走出的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