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青砖瓷瓦——山西之行(1/1)
有这样一段话“太行多艰,山关多险,黄土高原上明月浩荡,总不似江南委婉,所以太多游子背井离乡,别过雁门关,辞行关帝庙,向南或向北,天地流浪”。
“脚下是五千年历史的风霜,身后是岁月沉淀来的肩膀,其实我早该明了,高的不是山,是心中敬惮而不曾去攀”。
人文荟萃,表里山河;河流纵横,通而沟壑。五千年厚重的中华文化,书写他数不清的名人闪耀中华。是关羽的忠贞,是霍去病的骁勇;是王维的文采,是狄仁杰的孤忠。
九府十六州,一百单八县,唱经楼前巷,繁华长风街;将历史掩埋的土地,藏匿着文明的一砖一瓦。
我将山西从北向南一一浏览,云冈石窟,应县木塔,平遥古城,我震撼于历史的博大精深,山西浓重的人文底蕴是我从未了解过的。
此去前往山西,我想见见晋文公的梦,北魏的风,隋唐的雨,宋辽的刀光剑影,雁门关金的战鼓声,明代王大同府的朵颜三卫,清晋商驮茶的商队,晋商文化源远流长,我用心去感受。
我们对山西的印象仅仅停留在“煤老板”三个字,在这里,我体验到了风土人情。面馆的醋永远不会停,热情好客的山西人挥手说“晋入你心”。
浓浓古街道,厚厚历史情。在来的路上,我搜了很多山西的资料,煤炭的低价出售,售出了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地下煤矿的深挖,烧起了十四省的火炉,一个老旧的省份,一座老旧的太原。
我没去看烟火节,但太原的烟火节是晋商文化走向全国的第一步,许多人不远万里特意赶来山西,是只为一睹炮仗的升天吗?
不,也许,它沉寂了太久太久,要带山西人民富起来。
我走向更深处,我想了解一个地区,不只要去到它漂亮的地方,更要往它的贫瘠处看。
在大同停留,我的鼻腔很难受很难受,后来我了解到,大同的煤炭分布最多,空气质量也最为恶劣,听当地面馆老板说,早多年前,出门一趟,回来的脸就是黑的,而他们这里是人均患有鼻炎最严重的城市。
我沿着南边一路游览,来到了吕梁。这是一座不出名的城市,我一直都否认一句话“穷山恶水出刁民”,可它有存在的道理,但吕梁人的真诚与热情,推翻了这句话。
这里的山峦起伏,这里的清流潺潺,这里的人们有着黄土高原上的勤劳和坚韧。这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是这里的人们在岁月长河中所追求的精神归宿和意义所在。
最后我来到了运城,中华文明从这里一路走来,这里有黄河的臂弯,盐湖的母亲。五百万亩花果飘香,五百万人民热情好客。舜帝的南风歌,王维的阳关曲,永乐宫的神仙画,卫夫人的笔阵图,五千年文明传承地。
停笔至此,我想了又想,有好多的话想告诉你们,可又不知该如何叙述这座古老的城市。
我们见过太多钢筋水泥,也时而奔向海边寻找一丝浪漫与惬意,但今天,我想与你们一起回到过去,回到华夏文明最深的记忆里。
任何词藻都显得单薄,希望我用苍白的文字证明你的繁华。
高的不是山,是心中敬惮而不曾去攀,于是今日,我终于站在山脚。
这一站,我们走进山西,也愿晋入你心。
不想错过《牵引和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