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三章 暴风雨来临——叛乱起(1/2)
宁王府内。
“王爷,我等好言相劝,他王守仁却不知好歹,竟然敢羞辱我等,看来他和孙燧老贼一样是铁了心和我们过不去。请王爷定夺。”李士实恼羞成怒的说着。
朱宸濠:好你这王守仁,敬酒不吃吃罚酒,本王念你是人才,多次派人去请你,你竟然不识好歹,那就别怪本王心狠手辣。来人,去把王阳明给我杀了。
此时的王阳明也知道,宁王肯定不会放过他,正在想办法如何逃脱宁王的追杀。此时一声很尖锐的声音传入到他的耳朵:圣旨到,王守仁接旨。
王阳明赶紧整理衣冠慌忙跪下:臣,王守仁接旨。
只见那宦官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王爱卿平定南赣匪患,劳苦功高,朕知其祖母病重,应准爱卿辞官回乡。奈何,福建匪患却又猖獗,爱卿用兵如神,唯爱卿担当重任,即日起启程,不得延误,钦此。
王阳明:臣,接旨。此时,王阳明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伤。高兴的是他有理由能够离开南赣地区,能够躲避宁王的锋芒。悲伤的是,他知道,他这一走,孙燧就危险了。
此刻来追杀王阳明的三千叛军也知道了他将要去福建,便掉头赶往福建,先提前一步到达。在那劫杀王阳明。
王阳明也知道追兵此刻已经赶往福建,他便赶紧安排手下,找一艘大船,咱们走水路。就这样时间与性命的追逐在紧张中展开了。
毕竟是水路,最终还是先比追兵先到一步,才到衙门,只见县太爷慌忙的跑过来跪下:大人,不好了,宁王造反了。
公元1519年也就是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造反。
王阳明心惊了一下,但是他不能慌张,他一定要稳住眼前的这个县太爷淡淡的说了一声:知道了,你下去吧。
只见那县太爷颤颤巍巍的说,大人,宁王反叛,必定会波及全国,那时候社稷危已。请大人定夺,我等必回全力支持大人。
王阳明:本府自有安排,你先下去吧。
见那县太爷已经走远,他赶紧跑到房中,然后不淡定的对绿林说:不可能,不可能,宁王时机还没成熟,他要是造反肯给你会选择日子,最近的日子也是几个月后的科举考试,他怎么可以提前造反。这完全没有理由啊。
这也不能怨王阳明,因为他这些日子要么在剿匪,要么就在剿匪的路上,朝中的大事他了解的不多。由于刘瑾被伏诛,明武宗朱厚照又开始宠信江彬张永等人。1519年朱厚照的宠臣江彬、张永、钱宁等人为了争权发生内斗,张永等人揭破了宁王要造反的事,朱厚照才派出大臣查办宁王。但是宁王在京城眼线众多,提前得到了消息发动叛乱。
“绿林,赶紧收拾一下,我们赶紧走,我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等他们才上到船上,便远远的看到了朱宸濠所派的三千追兵往这边赶来。但是此时江面刮得是南风,而他需要的也是东风。然后他直接焚香祷告:苍天如果真有眼,让我王阳明能够逃过这一劫,让我平定宁王之乱,还朝廷,还天下一片清朗乾坤,那就请让江面刮起东风,祝我回到南昌。
说罢,风突然改向,刮起了东风。而此时的追兵已经来到岸边,可惜的是王阳明已经走远了。
绿林:大人,你可真是神了,前有诸葛孔明借东风,今有王守仁借东风。
王阳明此时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呵呵笑道:你就不用打趣了,吩咐下去,全力前行,十五日内必须赶到南昌。
此时的南昌城内。只见朱宸濠端坐在巡抚衙门的大堂之上望这群臣说道:当今皇帝并非先皇所生,我奉太后懿旨,今起兵匡扶王室。尔等可愿追随与我。
“哼,你说你奉太后懿旨起事,我问你懿旨呢?”只见孙燧大声的问道。
朱宸濠知道时候该动手了:大胆孙燧,竟然公然反抗太后懿旨,来人啊给我拿下。
孙燧:逆贼,你身为朝廷皇亲,世受天恩竟为了一己私利,置百姓与不顾公然造反,与土匪沆瀣一气,不择手段,挑起事端,来达到自己肮脏的目的,弃自己祖宗的宗庙于社稷不顾,弃大明百姓与不顾,如此行事与禽兽又有何异。竟然还敢在这大言不惭,想列土封疆,真是恬不知耻,可笑至极。将来有何脸面去见太祖皇帝,他老人家怎么会想到朱姓子孙竟然有你等败类。
朱宸濠被孙燧怼的哑口无言随后大声:来人,给我拖出去砍了。这就是反抗我的下场。
谁知道,又有一名官员也大声骂道:逆贼,你残害朝廷命官,你不得好死,像你这般心如蛇蝎,丧尽天良的额贼,人若不除,天必除之,哈哈
朱宸濠:拉出去,拉出去给我砍了。
最后砍了四五位忠君爱国的大臣后,终于震慑了群臣,他们只能服从朱宸濠判乱。
正在打坐的王阳明心里一阵疼痛,突然的放声大哭:孙大人,您一路走好,我一定会完成你的心愿平定宁王之乱。
绿林也知道了孙燧孙大人已经英勇就义,便跪下来深深的磕了几个头:大明能拥有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所以,历史的遗憾到底是什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