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章 入学(1/2)
过了郑州,火车在河南的大平原上奔驰,这对我来说,是从来未有过的开阔。列车上,陆陆续续上来了很多人,又下去了很多人。都操着很重的后鼻音和几乎听不懂的腔调,虽然听不出来是哪里人,但总体能听得出来是北方人,而且是黄土高坡上土生土长的农民。
硬座车厢里很嘈杂,有打牌的声音,有孩子哭闹的声音,还有在过道里站着的,脸上带着疲惫,看得出已经是买不到座票而站了很久的人。他们颧骨很平、皮肤黝黑,脸颊微微泛红,言行举止粗暴又朴素,和南方人截然不同不同,我时不时打量着,这些是我平生第一次遇到的场景,好奇又陌生。
“您往里靠窗坐一下,我和您换一换,你旁边的座位让这位阿姨坐一下吧,我出去站一会”,我操着浓重的南方口音,轻声细语地对旁边的大哥说。
这位大哥看样子应该有四十岁的样子,黝黑的皮肤,眯着眼睛,头发梳得油光,皮鞋擦得锃亮,穿着的廉价皮衣格外显眼,胸前蜷抱着手,时刻装着居高临下、一脸不屑的样子,一看就是平时爱打扮但又在工地上干活的人,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村里面的打工仔几乎都是这个样子。
然后我站起来往座位的过道上走,他装着不屑的样子往窗边挪。我出来示意过道上的一位朴素的阿姨,让他在旁边坐下,同时看好她牵着的小孩。
她不好意思地一直说一些后鼻音很重的方言,我听得不是很懂,大概意思是“谢谢你小伙子,你真是个好人,非常感谢……”。她一直努力地点头,并如释重负地坐下,手牵着她的孩子。我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为陌生人做好事是这种感觉,以前都是在校园里,谈不上做好事、也谈不上做坏事,一直都循规蹈矩地扮演者自己的角色。
在南方,九月的天空应该格外晴朗,风情万种。在黄土高原上,真实地体验了一次什么叫“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车窗外绵延不断的黄土,天空中看不到蓝天,只感觉灰蒙蒙的一片,相对于南方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这样的场景简直不能太萧条,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希望不能让“想家”这个念头在萧条的景色面前泛滥。
“尼锅,我嘚到西安,应该咒好快咯,晚上狗点钟,可以到”,耳边窜来了熟悉的家乡方言,很诧异。
转头望去,对面的三人座位上,有看似一对父子的人在说话,年轻的男生,带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穿着红色显眼的火箭队11号球衣,旁边放着一把贝斯,脸上泛滥着说不清的成就感。
我轻轻往前走,礼貌性地带着微笑和他们打招呼:“你嘚是咩嘚方人,我嗨鄞州人,时今到西北工业大学读书。”
他们也是一脸诧异的表情,热情地和我聊起了天。对于常年在学校里面只会读书考试的人,这样和同学的家长聊天,还是生平头一次。我装作开朗的样子,而他们侃侃而谈,不断寻找话题。这个男生是今年被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鱼雷专业录取,和我是同一个高中毕业,平时喜欢音乐,在学校乐队里面当贝斯手,这一次是他父亲送他到西安入学。我们计划着,到西安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学校新生接待的班车,从西安火车站到长安区郭杜镇新校区的班车应该已经停止了,我们可能需要在火车站附近一起找个酒店住一晚,第二天再一起到学校报到。
晚上九点十六分,火车准时停靠在了西安火车站。出站时,我们三个人紧紧地靠在一起走,他们两父子似乎也是第一次出远门,对陌生的环境畏手畏脚,我倒是很自在,拉着个行李箱,车站里到处晃荡,恨不得数清楚古城西安,每块砖头的模样。
在出站口广场的右侧,看到很多临时搭建的站台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每个展台前面都有一个年轻的女生,举着牌子,招呼到校的人员向展台靠拢,并重复解释着今晚和明天的入学安排。我是没心思听这些的,全身的好奇样,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灯光映衬下的西安北城墙。
我们三个人一路走出站,寻找接待人员,询问今晚的安排。在人群中熙熙攘攘地站着很多学生和家长,无数个稚嫩的脸庞从我这更加稚嫩的脸庞前路过,分散着出来,聚集向各自的学校接待处,几天的行程,虽然都疲惫,但也都充满着期待。我们走到一个接待桌面前,上面写着“西北工业大学新生接待处,您一路辛苦了”,虽然只有几个简单的大字,但对于不远千里而来的我们,似乎找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尊重、被保护的感觉,心里倍感温暖。一个年龄在30岁左右的女士,看起来应该是个老师的样子,拿着喇叭,用极标准的普通话,耐心地重复道:
“各位同学和家长,你们辛苦了,欢迎报告西北工业大学,我是你们的接待老师。由于前往新校区的班车已经停运,今晚大家在附近酒店住宿一晚,明早再过去,大家排好队,准备好身份证,我带你们去酒店。”
带着突如其来的倦意,我们住进了一家离西安火车站不远的酒店,秩序井然,还时不时听到三五个女生一惊一乍的笑声。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女生只有每个月那么几天的时候,才萎靡不振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国军工崛起之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