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中亚战略(1/2)
大秦三十七年,距离百越征战的烽火已经过去三个春秋,扶苏的雄心壮志再次被点燃,他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中亚地区。
自从大秦占据西域后,跟中亚各国的势力也有了接触和了解,目前中亚势力有大月氏、大夏、大宛三支主要势力,在中亚广袤的土地上,三国势力三足鼎立。
大月氏是被称作禺氏,是羌族的分支,同属于华夏苗裔,大月氏不敌匈奴,被匈奴驱赶到中亚,然后大月氏打败当地部落建立起自己的部落国家。
大夏,与波斯地区的塞琉古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他是从其分裂出来建立的国家;大宛,是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原住民塞种人建立起来的国家。
这些年三国都有来大秦帝国朝贡,向大秦帝国表示臣服和友好。大秦通过西域这条丝绸之路,跟三国的经济联系也密切了起来。并且大秦帝国通过西域都护府一直在向中亚地区渗透扩张自己的势力。
大月氏由于是外来者,被大夏和大宛联合起来排挤,处于被压制的下风。所以扶苏着重拉拢大月氏,并且安排太子赢承迎娶了大月氏的公主为妃子,进行了联姻。
大月氏也想有把大秦帝国作为依靠的想法,跟大秦帝国走的特别近。大夏、大宛二国畏惧大秦帝国的强大,也是不敢太过得罪大秦帝国,怕惹来大秦帝国的兵锋。
这些年三国跟大秦帝国密切接触,也是了解清楚了大秦帝国的实力。大秦疆域北到西伯利亚,东到大海,南部直达百越,西到西域,人口七千万,有百万雄厚的兵力,其兵器装备先进,大秦军力当世无敌。经济之繁荣,文化之先进,中亚乃至其他区域跟大秦对比,就像是一个蛮荒之国。
越是了解大秦帝国的实力,三国越是恐惧,生怕惹得大秦不快,发兵把他们的国家灭掉。这些年大秦帝国一直实行疆域扩张之策,不得不让三国担心,这才有了大月氏跟大秦关系亲密并同意联姻,大夏、大宛也是努力维护好跟大秦的关系,不敢得罪大秦。
在金碧辉煌的咸阳宫中,朝会的钟声回荡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标志着大秦帝国又一重要时刻的到来。扶苏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下面每一位重臣。
相国萧何、右丞相陈平、左丞相曹参、太尉韩信、西域都护府总督蒙山、章邯、龙且、英布、涉间、苏角、彭越、英布、李左车、陈余等大臣依照品级秩序依次排列,今日大朝会的议题是:中亚战略。
扶苏浑厚地声音在大殿中响起:“诸位爱卿,今日我们齐聚一堂,共商国事,讨论的重点便是中亚战略。如今,我大秦帝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是时候继开疆拓土,将我大秦的疆域边界扩展到更远的地方。
”
“中亚地区,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朕想吞并西域,爱卿们有何良策?”
相国萧何首先出列说到“陛下英明,中亚是我大秦西域都护府的屏障,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如今丝绸之路开通,给我大秦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如果能把中亚地区纳入大秦的疆域的话,将极大增强我大秦对丝绸之路的控制力。大月氏是我大秦的姻亲,跟我大秦关系密切,臣建议拉拢大月氏瓜分大夏、大宛的领土。”
右丞相陈平上前一步恭敬说到:“臣赞同萧相国的建议,我们可以挑拨三国互相攻伐,让大月氏向我大秦求援,我大秦顺势初步跟大月氏一起灭掉大夏和大宛,在强势逼迫大月氏归顺我大秦,大月氏如果不同意归顺,我大秦便出兵灭了大月氏。
左丞相曹参也站出来补充道:二位丞相的建议是良策,我大秦应该排除精通纵横之术的使者前去大月氏出使,以免大月氏有唇亡齿寒的想法。”
太尉韩信也站出来说到:以大月氏、大夏、大宛三国联合的实力,我大秦出动二十万大军即可平定,臣建议采纳几位丞相的建议,如果大月氏不同意联合,我大秦帝国直接出动二十万大军横扫中亚。”
西域都护府总督蒙山出列补充到:西域军力从属于西北战区,目前有十万大军驻扎,臣建议从北方军区抽调十万精锐大军到西域都护府,集结待命出征。”龙且、彭越、英布、陈于等将军也纷纷出列补充建议并请求挂帅出征。
扶苏综合各位重臣和将军们的建议,此次大朝会的中亚战略形成,但在关于出征主将人选上,扶苏否定了各位将军挂帅出征的建议,以大秦的国力和军力,此次出征胜利是板上钉钉,扶苏准备让太子赢承挂帅出征,蒙山协助,英布、彭越为副将随同出征,他准备磨练太子赢承,为他铺路。其次准备重用一些新将领,培养新一代军事人才。
扶苏的想法众臣也有了领悟,纷纷赞成。赢承作为太子,一直有出席朝廷廷议旁听,学习治国理政之策。听到父皇扶苏准备安排他挂帅出征,他内心激动,内心如被巨浪掀起,热血在脉络中疾驰
。作为太子,他虽常参与朝政,但真正独当一面、统帅大军的机会却还未曾有过。此刻,父皇扶苏的决定不仅是对他的信任,更是对他能力的极大肯定。
他明白这次出征意义重大,不仅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秦长子:扶苏的帝国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