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一章 、不顺眼(1/2)
有沈家做保,便是还没见到人,白向荣对宁家的婚事已是再满意不过了。
只待沈先生问过宁家,两家换了庚贴,合了八字,便是天作之合。
却是这年光景不好,春日少雨,夏粮勉强收了一些,整个夏日不见一丝云彩,秋粮却是旱死了。等到了秋日,明明还是艳阳高照,转眼便是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于是几场雨下软了土地,最后一场大暴雨起了洪水,冲走人家无数。
洪水过后,县衙忙着安置民众,派了几班衙役四处勘查。
白向荣闲在家中,也跟着小舅子前前后后帮忙,又向来往人打听各处消息,却是石场那边雨最厉害,河道都满了,几户人家被洪水冲得不见踪迹。
白婆子担心辛二姨,叫金宝上门去看过一回。却是辛家确实遭了难,洪水连人带房子都冲走了,辛二姨的丈夫儿子儿媳妇孙子都没了,只剩下辛二姨和一个孙女。
辛二姨向金宝哭了一回,又说如今住在女儿家,叫二姐不要担心。
金宝留下几十斤粮食,回来将事情说了,白婆子感叹一回,想着妹妹还有出嫁的女儿和兄弟侄儿,便不再多言。
……
同宁家的婚事已定,下聘的日子也定在了明年三月。
敏娘操心女儿下聘的礼节、嫁妆,一天天的数着手中的银子精打细算。
却是立冬后又是一场接一场的大雪。天气冷的很,人都不想出门。却是一日,天色已经暗下来了,辛二姨祖孙两个来了白家。
祖孙二人神色凄惶,穿着破棉袄,破烂处漏出黑乎乎的棉衣芯子。
白婆子看的可怜,拉着妹妹哭道“这样的天气不在家里坐着,乱跑做什么?掉进雪窝里如何是好?”
辛二姨喊了一声道“我的姐姐呀”,就哭的不能自已!
却是辛二姨的丈夫,年轻时在山上采石,如今老了做不动了,又懒得下地去,为此惹得儿媳妇百般看不顺眼。发洪水那日,她亲家母来了家里,撺掇了女儿两句,她儿媳妇就开始在家里摔打,儿子说了两句,二人就开始打架,她儿媳妇拉着她孙子要走,她儿子要拦,你来我往吵架不停。辛二姨懒得拉架,一个人带着没人管的孙女去地里拔草,大雨来时来不及跑,只挤在地坎上的小洞里避雨,却阴差阳错躲过一劫,那场洪水连同他们家所在的房子都冲走了,她丈夫,儿子儿媳妇孙子都不见踪迹!
洪水过后,她先带孙女去了嫁到本村的大女儿家。谁知住了两日,女婿便开始甩脸子,亲家母也阴阳怪气,女儿装聋作哑。她又去了娘家,结果两个嫂子尚且能给个好脸色,侄儿侄媳妇却不愿意养着她们祖孙,只说她孙女舅家还在,轮不到舅爷家养的话。
辛二姨哭道“二姐,我这是家,家没了,人,人没了,实在是没了法子。两个女儿是白眼狼,秋兰舅家只会挑拨闺女在婆家横行霸道,如今秋兰上门去也不要,侄儿们叫我扔了秋兰便养着我。可是我丢不下她,只能厚着脸皮求你收留了。”
白婆子擦着眼泪道“先住下,以后的事再说。”
说罢拿出自己的衣裳叫辛二姨换了,又叫敏娘给辛二姨的孙女秋兰拿来两套衣裳。秋兰十一岁,年纪比明绣大一些,身量却不及明绣,敏娘拿了明绣的两套旧衣裳并旧鞋子,给秋兰换洗。
祖孙两个大雪天被人赶出门,好不容易白婆子给了准话,顿时心里松了口气,也是疲惫,白婆子叫她们去休息。
白婆子留下白向荣和敏娘,悄悄同他们道“如今你姨夫表弟都没了,房屋粮食也没了,娘儿们两个,老的老小的小,家里也没个男丁,族中必容不得她们,外嫁的姑娘靠不住,娘家又不收留,来咱们家,只怕也是最后的退路了。”
白向荣还未开口,敏娘忙道“我听娘的。”
白婆子擦了眼泪道“我家积了大德,才能娶了你进门。”
白向荣道“以后二姨在咱们家,也能同娘做伴儿。秋兰一个姑娘家,吃不了多少,养大了不过一副嫁妆的事。”
而且有婆家的聘礼 在,白家用不着出多少嫁妆。
如此商定,辛二姨祖孙便留在了白家,住在白婆子院子里的东厢房。春雪姐妹住在西厢房。
秋兰每日也同明珠几个去沈氏屋子里读书,只是明珠姐妹都是三四岁上跟着敏娘启蒙学习,先受父兄指点,后又跟着沈氏学了几年的,已经能做文章写策论。秋兰从小捡柴拾粪拔草,笔都未见过一个,可谓是一字不识。沈氏又是依着自己的进度教学,平时有空也是指点的亲小姑亲侄女,于秋兰和春雪姐妹,不过是带着听一听罢了,并不管三人是否学会。
春雪姐妹尚且为了多学几个字找个好婆家,缠着明珠姐妹并沈氏问,秋兰倒是没有此大志,勉强跟着沈氏学了几个字,便跟着敏娘学做针线,辛二姨听着外甥孙女读书风光,看着她们威风,也想孙女靠着姨奶奶也过几天好日子,只秋兰另有想法,道“一来我读书吃力,二来我便是识文断字又如何?谁家会请了我做先生?不如跟着表婶学一手好针线,将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春风落满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