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章 不养猪和兔(1/2)
不出十五都是年。张春林一家算是早起的鸟儿,加上又有张利明的推动,在十一十二的时候就忙了起来。但其他人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里面,走亲访友,打牌聊天。
十五一过年味儿一下就淡了起来。正处农闲,田里地里的事儿不多,今天到水库钓鱼的人也多了几个。但云黎水库太大,可以钓鱼的地方太多了。大柳树这地儿还是只有张春林、张利明和李盛文三人。三人的钓位沿着水边分别都离着四五十米。
张春林和张利明之所以以前一直到大柳树来钓鱼,原因有三。其一,离家近。从张利明家出发,两百来米就上了公路;沿着公路走上一百来米,下公路再走个三四百米就到地方了。其二、公路与大柳树相连的这段土路够宽。即使遇上下雨或雨后,趔趄两下也不会掉到路边的沟里。其三、大柳树叫大柳树,是因为这边的确有不少的柳树。能遮阴也能避小雨。
上午十点左右一个三十来岁、穿着讲究的男子带着钓具骑着摩托车也来到了大柳树。男子的钓竿、炮架、鱼护、钓凳等等都不是自制的,显然比张利明等人的高档了不少。
呵呵,就不知道是不是前世那种开几十万的车、用上万渔具钓二三两小鱼的钓鱼发烧友。张利明恶趣地想道。
在张利明几人吃午饭的时候,又来了一辆摩托车。骑摩托车的男子看起来年龄比应该比之前的那位年轻一些。他到地方后直接从摩托车的后框里面拿出饭菜招呼起之前那个男子一起吃饭。
嚯,看来也是准备干一天的主啊,也有专人送午饭。看来大柳树以后再也不是自己几人的专属钓位,再也不是老张家的自留地了。张利明皱了皱眉,哦,今天周日;不是本地人。还好,应该是个城里的钓鱼爱好者趁节假日来过瘾的,不用担心以后钓位被占。
下午三四点的时候,摩托车的轰鸣声吸引过张利明的目光时,他发现那两个男子已经收拾好装备正准备骑车走人。他们的鱼获也不错,应该有个十来斤。送饭男子和之前钓鱼的男子的状态,就像张利明和张春林一样,前者卑谦后者高冷不苟言笑。
卖完鱼回家时,张利明看见老爷张高森时才想起现在张春林兄弟三人赡养老人的方式。年供每家一百块;吃饭跟着兄弟三人吃,一家负责十天,依次轮换。今天起接下来的十天轮到张春林负责。
之前,当轮到张春林负责时张高森嫌早晚来回麻烦,不愿意来张春林家吃,早饭和晚饭都需要送。不知道什么原因,张高森今天竟亲自过来了。
吃饭时,张高森竟罕见地问起了张利明的学习,“利明高中二年级了吧?什么时候开学啊?”
张高森突如其来的关心,张春林夫妇没料到,张利明更是没思想准备。
被嘴里的饭菜呛了一下,止住咳嗽后张利明赶忙回答道:“老爷,我不上学了!”
张高森也就是心血来潮随嘴一问,‘哦’了一声转头对张春林说道:
“老二,老幺家的小军过几天要去学木匠了。”
嘚,我叫利明,张利军叫小军,白感动了一场,张利明心中自嘲道。
前世张利军也是木匠,手艺还不错。后来一直在蓉城的一些家具厂打工。家里有地、打工有收入,小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吃过晚饭,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担心张高森走夜路不安全,张春林送他去了。
中午张雪和李英送饭时,张利明听她们在聊养猪和养兔的事情。张雪这傻大姐还在绘声绘色地向李英讲养兔子和养猪的趣事儿,压根儿没考虑过养兔子和养猪需要割猪草、割兔草、煮猪食儿、喂猪、清扫猪圈、打猪草、照料兔宝宝等等,这会给她添多少事儿。
估计是替张利明作伪证,欺骗张春林和李玉珍的事情让李英自责,今天李英一直有意地躲着张利明。张利明当时也就没往她们姊妹那里凑。
现在有时间,张利明准备和张雪好好聊聊。只有张雪意识到其中的麻烦和辛苦,放下养猪和养兔的打算,张利明才好和她一起去说服张春林和李玉珍。平时开玩笑打闹没问题,遇到正事儿,张利明还是需要考虑张雪的态度的。张利明希望张雪幸福,是那种张雪自己觉得幸福的幸福,而不是张利明觉得她幸福的那种幸福。就像前世金句‘有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的冷’描述的那种幸福就有点道德绑架的味道了。
厨房里李英在热洗脚水;张雪她旁边蹭着热气、织着毛衣。张利明自己找地方坐下,然后问道:
“姐,家里打算要买猪仔和小兔子了?”
张雪麻利地套线、退针,线脚前移。。。一转眼就织了好几针。
“是啊。今天妈说昨晚和爸商量好了,下次大集的时候就去隆玉看看,买两头猪仔和十只小兔子。”张雪头也不抬地回答道。
这是近几年的常操,每年都是年前趁着价格好卖猪卖兔;年后买猪仔和兔仔接着养。猪一年一茬,兔则是一年五六茬。
张利明笑着问道:“那。。。现在爸每天都要钓鱼。姐,以后挑喂猪用的水、去代销店打干猪草和磨玉米面、买猪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那家伙曾是钓鱼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