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章 路遇偏心老爷(1/2)
菜园子里面,张春林放下扁担,犹豫了一下,然后对李玉珍说道:
“玉珍,小明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吧?”
李玉珍正在埋着头挖菜秧窝。听到这话后,急忙停下手里的活,着急地问道:
“小明怎么了?他在家是不是不舒服啊?他给你讲什么了。。。”
见到李玉珍着急的模样,张春林才发现是他的话没说清楚,让李玉珍误解了。
张春林也急忙回答道:
“没有,没有,他没有不舒服!我是想说他一下对我表现得特别亲近。我有些不适应。”
听说张利明身体没问题后,李玉珍问道:
“他对你怎么特别亲近了?”
张春林把刚才他回家挑粪时,张利明和他交谈的情况讲了一遍。
“你这老东西,我看你才出问题了!儿子对你亲近不好吗?你吓我一大跳!”
李玉珍没好气地瞪了瞪张春林,没好气地说道。
一旁忙着往窝里扔秧苗的张雪想到中午被张利明莫名其妙地掐了两把,趁机火上浇油道:“爸,我也觉得小弟出问题了,刚醒就那么使劲地掐了我两把。我的胳膊现在还疼呢!”
“滚。。。”
“滚。。。”
张春林夫妇俩异口同声地笑骂道。
田埂山,蜷着身子睡得正香的大黄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醒,猛然竖起耳朵,抬头四下张望了一下。没发现生人和异常后,又耷拉着脑袋,闭上了惺忪的双眼。
。。。。
在野钓方面,台钓有传统钓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前世张利明无数次总结得到的经验。
之所以被称为台钓,是因为这种钓法是八九年从台湾传到大陆的。现在虽然是九零年了,但像岭南省这种内陆省份钓鱼人采用的都还是传统钓法。采用传统钓法,加上窝料、钓位、钓饵及挂钩方式等诸多问题,这就是张春林父子一直鱼获不佳的原因。
抓鱼逮虾,耽误庄稼。在农村钓鱼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表现。就因张春林喜欢钓鱼这件事情,李玉珍没少和他吵架。虽然张春林倔强地保留着这个爱好,但在他心底也仅仅是把它作为一个爱好,会把农活儿、体力家务或石匠的活计等放在首位。
要想改变父母对待钓鱼的看法,空说无益。唯有让他们眼见为实,只有让他们真真切切地见到钓鱼能带来的收益,他们才能放下对钓鱼的成见。
一旦做出第一桶金从钓鱼上想办法的决定后,张利明在心中快速地合计起来。
正月十七学校开学,离现在只有六天时间;窝料泡制最少需要两天时间。算下来钓鱼的天数仅剩四天了。
准备工作包括窝料制作、线组制作和炮架制作。
泡窝料的材料玉米、大麦、大米家里就有;其他所需的酒、维生素B2及红糖在代销店就能购齐,待会儿就去准备;
改制线组的材料,家里只有鱼线、鱼钩。鱼漂?对了好像也有两只。这是张利明一时脑热买回来的;买回来后却发现漂脚太小插进输液软管后太松了,然后就放起来了。现在缺太空豆、八字环、漂座、铅皮和铅皮座。这些东西主要是台钓玩法的必备品,估计现在隆玉镇上也没卖的。看来只有自制了。
炮架?架体用竹棍或木棍,羊角用铁丝绕制,地插找村里的铁匠张春华。
前世从项目工程师、施工经理、项目经理、项目总一直做到过项目部总监的张利明,一下就找出了窝料制作这个关键工作。
张利明所在的村子叫福荣村。福荣村形如一轮蛾眉月,大部分村民都居住中央位置的大寨子,像张利明家这样搬出来的只有二十来户人家。张利明家处在福荣村的最西头,离他家两百米左右的一条土公路即是隆玉镇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也是福荣村与相邻的福伟村、光荣村的分界线。
代销店其实只是一个统称,是由路北侧的一家百货铺子,一家卖卤味的熟食铺子,一家生鲜肉铺子,一家打米磨面、粉碎干猪草的磨坊,一家茶水铺子,路南侧的一家修鞋铺子、一家药店和一家猪饲料代销点等七八间铺子构成的小小的购物中心。它离张利明的家只有三四百米的距离。
购买制作窝料所需的材料花不了多少钱,张利明自己的小金库就能完全应付得过来。张利明的小金库有三十二块,包括上学期期班级第二奖金十五元;语文和物理单科第一名奖各五元。加上过年父母给的五元压岁钱、初二去外婆家拜年外婆给的两元压岁钱。
先把窝料整起来。张利明想到这里,直接拿上钱就往代销店走去。
十分钟后,张利明已经到了代销店;又过了二十来分钟,从百货铺子、药店、修鞋店进进出出,再出来时张利明已经拎着五斤白酒、一斤红糖,怀里揣着一条压脉带、两瓶维生素B2、几个橡胶塞和一小瓶胶水。橡胶塞和胶水是白要的,其他东西让张利明的小金库缩水八元。
“老爷。。。大老爷好!二老爷好!三老爷好!”
路过茶水铺子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那家伙曾是钓鱼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