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章 沙俄公使(1/2)
俄国公使璞科第的突然造访,虽然影响不到赵显明的购枪计划,但却也让他这个消息灵通的二世祖颇感意外。
赵显明皱着眉头,心中暗自琢磨起璞科第此行的目的。
在离开伦敦赴任前,他曾从父亲那里听说,为了遏制德国人在近东、中东、北非等地的势力扩张。
首相班纳曼爵士已经派特使前往巴黎,请求法国总统法利埃出面,解决英俄两国在中亚及远东的军事敌对行为,重新划定两国在上述地区的势力范围。
可上述行动才刚刚开始实施,纵使俄国人也有与帝国和解的心思,但英俄两国数十年的对抗敌视,又岂是一朝一夕间能够改变的?
更何况,此刻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在为因日俄战争惨败,而引发的一连串左派及异族起义而焦头烂额。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法国总统法利埃亲自出面调停,没个一两年的时间,双方也休想谈出个所以然来。
进入总督衙门后,赵显明并没有直接寻骆仁廷当那个显眼包,而是先去找了当值的守备团长巴恩斯中校,想要从自己这个老学长那里探探口风。
有赖于赵显明的好爹和岳父,还没等他主动张嘴询问缘由,巴恩斯便主动将俄国公使到访的缘由交待了个清楚。
原来,自打沙俄在日俄战争中战败以来,沙俄内部便陷入到了保皇派、自由派、左派互相攻讦的严重政治对立当中。
保皇派自不必多说,沙皇尼古拉二世再傻也不可能打压自己的基本盘。
同样的,在面对以精英人士及城市中产所组成的自由党时,沙皇不但痛快的发表诏书,同意了自由派扩大地方自治会与市议会权力、为工业劳工建立保险制度、废止审查制度的提议,甚至还在内阁安置了许多自由派官员,并表示会在合适的机会立宪将沙俄改造为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国。
而与对待自由派的文明讲理不同,在对待以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为首的左派时,沙皇尼古拉二世这个残酷的反动封建头子,却又露出了锋利而嗜血的獠牙。
毕竟一帮泥腿子,怎么能造自己这个小爸爸的反呢!?
简直是无君无父,有悖人伦!
面对各地风起云涌的工人罢工运动,尼古拉二世一方面委任保皇派领袖彼得·尼古拉耶维奇·杜尔诺沃出任内政部长命其严酷镇压各地罢工,一边调遣部队加强首都莫斯科防务。
然而,沙皇政府的强力镇压,却并没有迅速扑灭各地层出不穷的罢工运动,反而让底层百姓看清了小爸爸尼古拉二世的真实嘴脸,彻底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
在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等左派政党的领导下,工人们在圣彼得堡、莫斯科、索哈尔科夫、叶卡捷琳诺斯拉夫、敖德萨、符拉迪沃斯托克、第比利斯等上百座城市成立苏维埃建立赤卫队,并在城市中垒起堡垒抵御沙皇政府的镇压。
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的苏维埃组织,让沙皇想起了自己遇刺身亡的爷爷亚历山大二世,以及那个被砍掉脑袋的美国国父路易十六。
恰逢波兰、芬兰、立陶宛、外高加索等沙俄控制区爆发独立起义,为了保住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地位,以及全家八口人的小命,尼古拉二世直接越过首相维特,命令各地驻防部队强力弹压暴动。
可这一命令却让尼古拉二世大失所望,由于各地驻防部队里存在大量非俄族士兵,所以在弹压暴动的过程里经常有士兵临阵倒戈哗变,致使整个局势变得愈发恶化了起来。
面对接连失败的镇压行动,无论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本人,还是首相谢尔盖?维特等沙俄高官,甚至是军队的各级将领,似乎都丧失了镇压的决心。
不少沙俄高层都紧握车马的缰绳,准备随时逃亡,此时莫斯科宛如一个巨大的囚笼,让所有人感到窒息和恐慌。
眼看祖国在尼二这败家子手里要彻底玩儿完,身为内务部长的杜尔诺沃彻底坐不住了,他主动向沙皇承担了镇压起义这项随时可能人头落地的任务,
为防各地驻防部队与起义者串联,他一边给各地总督发电报要求他们约束麾下士兵在营地内待命,一边高价雇佣哥萨克骑兵和远东亚洲人士兵血腥镇压起义。
在这些雇佣军的无情扫荡下,沙俄政府不但成功镇压了莫斯科十二月武装起义,甚至还成功平定了紧随其后的波罗的海及黑海水兵起义。
数以十万计的起义者被当场处决,整个国家都在沙皇政府的铁蹄下瑟瑟发抖,就连伟大导师都不得不再次逃亡国外,革命再一次陷入到了谷底。
虽然左派起义被成功镇压了下去,但波兰、立陶宛、芬兰等地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暴动却并未停止。
为了稳住来之不易的局面,尼古拉二世不得不做出妥协,正式召开国家杜马实行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的施行,虽然暂时将沙俄内部的各派势力暂时团结了起来,但作为顽固保皇派的杜尔诺沃却非常愤怒。
这个只喜欢纯正的君主制,连改良政策都反对,认为沙皇制度是俄罗斯得以存在的基本要素,坚决反对君主立宪的老头,居然在一气之下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波罗的海之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