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则天圣后功德汉文书》(1/3)
“斯坦因先生,我想,你们是误会我的意思了。”
贺烽屹也明白斯坦因为什么会单拎出“藏经洞”然后再说自己的发掘方案,无非是怕自己误会他们而故意对发掘进程遮遮掩掩。
“我并没有因为几位是外国人从而对发掘计划故作搁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也不会救下斯坦因先生、不会救下法真道长后再带他和几位见面。”贺烽屹早就料到斯坦因会有这样的顾虑和疑问,这套说辞他也是早就在脑子里过了好几遍的。
“我之所以一直没有让大家开始正式发掘,其实是把前序工作完全做足做够,从而减小后期发掘过程中对文物的损伤。”
自从选择考古专业后,贺烽屹已经被无数的同学、或者亲属戏称为“挖土的”、“盗墓的”了,虽然有时候贺烽屹也会自己开玩笑称自己为“下地干活的”,但真正的考古工作者、尤其是要参与到田野发掘的考古工作者,他们的工作绝对不仅仅是“挖土”这么简单。
“我觉得在正式的、大规模的开始发掘清点之前,应该组成一个考察队对几个比较大型的、重要的石窟洞窟遗址遗迹进行摸底调查。”用马刀在地图上轻轻划过几个洞窟的位置,贺烽屹边说着边看向斯坦因和华尔纳二人。
因为不是恶劣条件下的抢救性发掘,所以贺烽屹一直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太急于一时,后世敦煌发掘的过程中有没有因为工作人员的操作造成文物损毁他不知道,但是当年建国初发掘万历定陵的惨剧依旧历历在目。
斯坦因脑袋里一瞬间似乎闪过一些什么,但又转瞬即逝,“嗯?”
“组成考古考察队进行调查,是为了摸清并发现、确认可能会发现的文化遗存,为了正式的发掘以及后期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重要依据。”贺烽屹清楚的记得在《中国考古通论》的这句话,这是在他还没有进入这个专业的时候第一次对考古队除了发掘之外的任务有了大概的认知。
后世的考古技术已经十分发达,考察队的作用就是在考察的过程中选择一种尽量避免损伤遗址文化堆积的技术去后期发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正确的发掘方法比考古队的正式下地工作还要重要。
贺烽屹继续给斯坦因和兰登华尔纳“上着课”,而王圆箓以及福特汉弗莱和几个团队的核心成员听累了就随手解开围在腰间的破布铺在地上席地而坐,继续听着贺烽屹的讲解。
从应该在调查前对这一地区原有的考古发现进行梳理,到这一地区有记载的历史文献、再到这一地区的地质、环境、天气等相关资料进行细致的收集和分析,事无巨细,贺烽屹把他脑袋里能想到的一切和考古发掘前序工作有关的内容都讲述了出来。
“考古调查的最基本内容,基于我们现在的条件……尤其是我们处在不怎么发达的西部地区而不是中原地区,精简一下,应该包括各个石窟寺所处的位置、部分范围面积、每个洞窟的年代和文化面貌,以及周边的环境,还有石窟寺整体的保存状况,大概也就这些了吧……”
一口气说了有半天的话,贺烽屹早就口干舌燥快递不得了,说完后他就拿起了放在桌子上自制的水袋豪饮了起来,留下满屋子的人反刍自己说的话,就好像是后世上课时老师一股脑的讲了很多知识,讲完后会停下几分钟让学生们消化一下再继续。
虽说近代考古学在1840年-1867年就已经开始萌芽、20世纪初的时候迅猛发展,但是比之二十一世纪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不管是考古的硬件技术还是考古人员的软件意识,贺烽屹所讲述的东西对斯坦因、华尔纳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
这就好比山顶洞人开着劳斯莱斯从洞窟里冲了出来、或者说一个猿猴在用手机在打电话、上一秒两军中门对弓下一秒秦军就扛起了RPG……
气氛大概沉默了有足足五分钟时间,最终还是贺烽屹打破了沉默,“我并没有任何藏私、或者阻止大家对这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佛教艺术宝库探索的意思,我只是觉得,如果因为我们任何一方势力、任何一支队伍,哪怕我们任何一个人的任何微小失误导致艺术品的损伤破坏,我们都是千古罪人。”
不论是贺烽屹没有经历过的定陵发掘还是十年末法,亦或者新闻里的沧州铁狮子亦或者峨眉金顶,文化方面最忌讳的就是冒进或者外行指导内行。所幸现在贺烽屹面前的是两个可以称之为考古学家和探险家的人,而非是单纯的文物大盗。
似乎是坐的太久了腿麻了,斯坦因先行拍了拍腿上和屁股上的砂土站了起来,颇为敬佩、又语重心长的拍了拍此时刚刚到自己肩膀的贺烽屹,“贺先生,能和你合作、聘请你当向导,是我此生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你的专业知识素养甚至不在我之下,不,不在我的老师鲁道夫.冯.罗特教授。等发掘完毕之后我一定带你去英国进行深造,你这种人才留在清廷一定会被埋没,你放心,所有的费用我出。”
“我们汉弗莱家族也出。”
“如果可以的话,等在英国深造结束后我也想邀请您来哈佛大学进行交流,您在考古学领域的这些见地完全是划时代性的创举。”作为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敦煌遺夢》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