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 救穆氏终得好报 遇二妖昏迷不醒(1/3)
上回说到杨文亭遇到钱广仁得知这山西概况,便与其一起前往太原,原本相约路过平遥县岔道分开,谁知途中遇见一老妇,杨文亭看到这老妇只剩半口气,便不忍见死不救,便载着这老妇一同进了平遥县,谁知刚进去就被一莽汉勒住了马,还打了栓子。
同行之人先是一愣,继而立刻上前护住杨文亭,与这莽汉撕扯。杨文亭忙上前拦住道:这位壮士,我一行只是卖枣经商之人,如有冒犯之处,还望海涵。
这莽汉吼道:海涵个鸟,今儿不说清楚,谁也别想走。这时过来一大群人,约有三五十人,个个是身强体壮。杨文亭心里叫苦:这回算是完了,没想到这山西如此土匪猖獗。这莽汉说道:都给我押回府里去。这群人一拥而上便把杨文亭等人押上,继而往县里走去。
这莽汉却赶紧走到车前跪下说道:娘,孩儿可算把你找到了。又起身小心翼翼将车上老妇抱起,径直往回家走去。一边跑一边对身边人说道:去把其他人喊回来,说太奶奶找到了。
杨文亭一行被压着,突然见到这莽汉抱着自己所救老妇急匆匆的往前跑着。顿时心中念道:好一个莽儿。于是大声说道:各位杨家随从不必惊慌,马上就有肉吃了。
柱子一愣道:少东家莫不是吓傻了吧,一会还不知道会不会活着呢。
杨文亭道:你就等着吧。
这伙人押着杨文亭一行来到了一个大门前,只见朱漆大门足有丈余,门前石狮看守,院墙延至百步之外,门头两个鎏金大字:穆府,十分气派。心想这晋商之地真是不少大户,可是一路走来,如此大户真是第一回遇见。
杨文亭等人被押进院里,只见院里跪着两个丫鬟哭哭啼啼,两个老妈子不停的指责。
这时这莽汉从里面走出来对身后的人说道:大哥,就是这伙人劫持了咱娘。
这人对杨文亭等人,看了一圈走到杨文亭面前道:看衣着想必你是东家,这行头看来是外地来我山西经商之人,你且说为何劫持了我娘?
杨文亭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的告知此人。
此人忙作揖道:哎呀,在下错怪恩人了,赶快给恩人松绑。
又对杨文亭说道:恩人,里面请。有对身边一人说道:李管家,你且招呼众人厢房歇息,好茶伺候不可怠慢。这人忙去招呼栓子等人。杨文亭则随着人来到正堂。
此时一郎中从正堂屏风之后出来说道:大少爷,老妇人只是暑热之症,我已开了方子,不出半个时辰便可醒来,病虽无碍,可是再过一个时辰就难说了,如今虽已八月,可今年秋迟少雨,正午之时依旧炎热,老妇人年迈日后定要多加防范。
这大少爷起身拜谢郎中,又遣人随从郎中抓药。
杨文亭与这穆家大少爷说些家事和晋商之事,杨文亭头次见到如此排场的大院,也不想这人家承自己情,话也没有日常多,只坐了一盏茶的功夫,便起身要告辞,这穆家大少爷是死活不肯,硬是要杨文亭留下吃饭。杨文亭心中想着卖枣之事,也是不愿留下。
这时听到一妇人声:我恩人何在?
只见从屏风后面走出一老妇人,正是杨文亭所救之人。说道:恩人请坐,我听说你要走,便出来看一看是不是我儿子照顾不周怠慢了恩人。
杨文亭一听说道:老妇人无恙便好,只是我还有事要做,耽误不得。
老妇人坐下道:恩人且说说,何事如此要紧,一顿饭都赏脸啊。
杨文亭一想兴许真找对人了,随说道:晚辈是河南开封新郑贩枣之人,途径此地,正在找商家。
穆家大少爷道:恩人何不早说,我穆家正是做的收粮生意,你的枣我们收了便是。
杨文亭一听心里十分欢喜,但转念一想,却说道:生意需诚信忠实方能长久,这薄面情理生意必不长久,且看枣后,如若贵府需要再说罢。
穆家大少爷听后十分满意说道:恩人有此心生意必能做好。于是穆家遣人将杨文亭车上的枣取来一碗,看过枣后,穆家大少爷赞道:真是好枣,我之前听说过新郑之枣,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冲恩人,就冲这枣我也收得。
老妇人不耐烦道:恩人呐,这卖枣之事解决了,能否留下吃饭啊?
杨文亭一听,起身作揖道:那就打扰各位了。
老妇人一听说道:这就对了,今日是多亏了恩人,要是我这老命就算完了。
这穆家大少爷听后,问道:娘可是把家里人吓坏了,早上出门说是看戏,这戏场子在北面,为何一人走到县东近十里,害的全家人往北找到祁县。
老妇人道:老糊涂了,不认路了,早上本想出门看戏,看着看着顿时感到口渴,便使丫鬟回来取水,丫鬟刚走一会戏就停了,碰巧今日只带了一个丫鬟,我便一人起来走走,谁知这一出戏场子便迷了路,我是想往家走,谁知一路走来,越走越远,竟走到了县外,看见一颗杨树便坐下休息,谁知一坐便起不来了,多亏了恩人相救,我当时心中十分清楚,只是口渴的要命说不出话来。
这穆家大少爷道:娘也真能走,再走下去恐怕要出了这山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百年痕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