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章 王冕乡试拒中天 文亭山西遇晋商(1/3)
上回说到王冕、吴刚一同赶往开封府参加乡试,范中天得知王冕徒步而行,便驱车去追,方便自己兄弟乘车赶考,也省得途中奔波劳累。范中天驾车到了南门,见高氏立于南门后望向远方,心想王冕定未走远,便辞别高氏径直追王冕而去。
范中天驾车一路追寻,急行五里,却未见王冕,心中十分不解,明明王冕之母高氏站于南门外翘首目送,为何行了五里却不见王冕踪影,又想寻南路前往开封府只此一条路,兴许是王冕之母不舍儿远行,故在南门外多望些时。心中感叹母爱无人能及,心想今后定要对母亲好点,于是继续往前急行。可一路走来却始终未见王冕,心中越发不解。可又只能往前继续前行,至十里,见王冕吴刚二人背着行囊正在埋头赶路。心中叹道,儿行不足百里,其母已心送十里,此心纵是地厚也难相比。
于是驾车向前招呼王冕,埋怨道:王冕兄弟,奔赴考场参加考试也不告知为兄,好让我驱车相送,也省得途中劳累。
王冕听到是范中天,并未停步,边走便回道:范员外客气了,我王冕何德何能劳驾员外驱车相送,何况我也付不起也银两。
范中天心中一惊,不知王冕为何如此说自己,便说道:兄弟此话怎讲,你我虽为异姓,但是你自幼在我家长大,我爹收你…
王冕立刻打断范中天的话道:员外勿要再提,无奈祖上家贫,才自幼食宿于员外家,不过我母亲也是没少为员外家中帮忙做事,其他所借钱粮,我王冕自当日后还上。
范中天听到此也十分来气,道:王冕,别一口一个员外,你且说我如何得罪于你,我好心相送,你竟如此对我。
王冕冷冷笑道:说什么得罪不得罪,你是富人家,我是穷人家,原本就不是一路,只望日后范员外多多担待,莫说小弟不是。
范中天越听越气,勒马便回。
吴刚见王冕一脸怒气也不敢问,但是心中疑虑,过了好一会才问道:冕哥,适才那范员外相送,你为何置之不理啊。
王冕说道:兄弟年幼不知,这世道复杂,人言可畏,我家中贫寒,以前是没少得其范家接济,但是好歹我中了秀才,也总记得你范家恩德,可这也不至你到处乱说,坏我名声,前期我村中挑寨防匪,这员外竟当众人之面施我粥喝,我也是饱读诗书之人,自然知道不知嗟来之食。
吴刚听了回道:是有些令人生厌,可是今日前来相送也是好意,哥哥却又如何将其骂回?
王冕道:我虽长你不足十岁,可是见得世道可说多了去了,这车断然不能做,否则我此次高中便成了他范中天的功劳,日后定然在众人面前说起,倘若他日我得了一官半职,他若犯案我便不好拿他,否则定要被人说成忘恩负义之人。
说着,扭头看到吴刚一脸不解之相,便说道:兄弟过些年便知这人情复杂,世事难料啊。
两人无话,便一直赶路。
却说范中天调头回去,心中甚是困惑,心想或许王冕此次要中了举人,已看不起我这昔日盗墓之人,但愿日后这兄弟真得了一官半职,莫给我这旧兄长过意不去。
范中天一路走一路想,却也越想不明白,不知已回到了田王,进了南门,看见高氏刚离开南门往回走,于是便把高氏扶上车说道:王冕兄弟途中遇见好心之人驱车相送,我便回来。高氏道:冕儿有你这样的好兄长真是我家之福,你和你爹都是好人,对我王家有恩啊。说着抹了抹眼泪。
却说杨文亭,八人三车浩浩荡荡奔赴山西。这八人,其中四人是杨家长工,栓子,柱子看院喂马,其余两人年长常年在杨家看枣园,另四人为杨家临时请来的短工,日常丰收的时候也帮杨家打枣。杨文亭本是头脑灵活之人,为人又和善,和做工之人处的十分和善。但说栓子,柱子两人本是同村,幼时家中受洪灾,两人父母皆死了,两人便相依为命在破庙安家,一次偷杨家的枣吃被杨忠善逮住,杨忠善见两人衣不掩体,十分可怜,便问两人何故到此,两人说了情况,杨忠善可怜两人,便领回家给吃口饱饭,郭氏见二人与杨文亭同岁便用心收拾一番,又将杨文亭就衣服与二人穿上,二人虽与杨文亭同岁,但是身体瘦弱整整小了一圈,于是穿上杨文亭过往衣服十分得体。二人何不曾吃过饱饭,更别说受此待遇,便跪于杨忠善,郭氏也心软,便央求杨忠善收留二人。杨忠善想起祖上单传之事,或许是上天之意,于是将二人收留,问及二人姓名,都不知姓氏,但知一个叫栓一个叫柱,杨忠善便让二人随杨姓,唤作杨栓,杨柱,日常大家都喊栓子,柱子。
这栓子、柱子在杨家十年有余,日常十分勤快,与东家相处融洽,尤其与杨文亭更是十分要好,此次杨忠善特地要其二人随杨文亭一同出行,路上也好照应。两人十几年从未离开过杨家,此次要出远门而且是与杨文亭一起也十分乐意。
杨文亭一行出来已有时日,只知依官道而行,一路上时有车队来往,一问皆是南下贩茶晋商。这日看见一界碑,栓子伴杨文亭读过书,也认得几个字,便嚷道:少东家,到凤台县界了。
杨文亭一听凤台便想起凤儿,沉思片刻回过神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百年痕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