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章 乔氏心死嫁吴刚 秀才想约赴考场(1/3)
上回说到乔家拒了杨家提亲,倒是对吴家十分满意,而杨文亭得知此事后十分不解,经过一再追问,杨忠善将杨家祖上之事告知杨文亭。
却说杨文亭十分悲痛,却又十分不甘,于是思之再三说道:我决定了。
郭氏担心儿子做心生杂念,赶紧说道:我儿文亭,千万要想开,万事往好处想,我们杨家广集善缘兴许早已破了这单传之说。
杨文亭坚定的说道:娘放心,儿心中自有分寸,断然不会作此无志之事,只是一事还需二老同意。
郭氏忙问:何事,我儿只说便是。
杨文亭说道:前些天我随父亲卖了家中第一批枣,而余下更多的枣近几天也可入市,我想我自己去卖这批枣,不劳父亲陪伴。
郭氏一听,放心了一半说道:我儿长大了,这个自然是好事,只是路上小心,郑县也有段距离,早去早回便是。
杨文亭起身说道:娘莫急,我此次想把咱家大枣卖往山西。
杨忠善一听,立刻起身说道:胡闹,山西距此五百里,一路山多水多,况且人家山西也是盛产大枣之地,难道还差你这几颗枣。
杨文亭说道:爹听我说,其一路最远总在脚下,年年有晋商经过咱村,说明他们走的更远,我听说他们将生意做到了南海,所以山西不远,只是敢不敢去,其二年年山西人经过都要来咱家买一麻包枣回去,我问他们何故,得知山西纵然有枣却远不及咱们的枣,其三山西的枣比我们要贵五倍,我走这一趟就可换的五年收成,这是我先前决定的,再者事已至此,藏着也不是办法,我愿意外出走走,倘若我回不来也是我的宿命,二弟会为二位养老送终。
郭氏听了这话不停的抹眼泪,杨忠善也是叹息不已。
杨文亭起身跪在父母面前,说道:爹、娘,请成全儿子吧,在家我实在也受不得这委屈。
杨忠善知道自己儿子说的是乔凤儿,便说道:我儿起来说话,爹知我儿心中之苦,也知我儿是聪明之人,比爹强百倍,爹这辈子别无他求,只求平安,山西路途遥远,选大路走,切莫赶路,宁可迟三日不可抢一天,另外不可贪多,初来乍到宁可吃亏不可由着性子来。说罢,便用袖子偷偷拭去眼中泪水。
郭氏更是不停的擦拭眼泪,说道:我这几天给你赶你件棉衣,这一趟回来估计天都凉了,千万别冻着饿着自己,咱家不缺钱花,挣着挣不着钱都早点回来。
杨文亭见二老都伤心,便打起精神说道:二老这是为何,儿是去做买卖,又不是不回来了,儿长大了,二老今后不用忙碌了应该高兴才是。
郭氏连连点头道:恩,恩,我儿长大了,我家文亭长大了,早点回来。
既然事已定,便收拾行装喂饱马匹,共计八人三辆车,定于三日后动身,暂且不提。
杨忠善又带着杨文亭一一给祖先告别。
杨文亭又给杨文元好好交待一番,杨文元性格随父,是老实之人,平日里对自己哥哥又是十分敬仰,自然将杨文亭的话记于心中。
只是杨文亭心中还有一事,那便是如何向乔凤儿道别,若不道别总是个念想,若道别乔家人必然提防。杨文亭思前想后,最后反过来一想自己或许真应了祖上所言,这岂不是也害了乔凤儿,倘若如此,还真不能和乔风儿好,与其如此不如就此了断,也好安心上路。于是决定以探望邻里之由前去道别。
却说此时,那乔凤儿满脑子都是杨文亭,已经是三天滴水未进,只剩下一口气,乔有福和徐氏心急如焚,如何相劝也不行。乔、徐二人日夜守于女儿床边,生怕发生不测。
徐氏心痛女儿,哭道:若是如此,嫁于杨家又何妨,好歹可保女儿性命。
乔有福连声叹气,道:我和你娘竟不如杨文亭那小子重要,凤儿,你这是不要爹娘了啊。
此时,杨文亭在外叫门道:有福叔在家吗?
乔有福一听是杨文亭,心中十分不解,于是缓缓起身出去。
乔凤儿听见是杨文亭声音,眼睛也是一亮,顿时精神了许多。
乔有福把杨文亭让进屋里,说道:文亭侄子前来所为何事啊?
杨文亭道:我这次来是特地跟有福叔和凤儿妹子道别的,这几日我便起身去山西,短则一个月,多则数月才能回来。
乔有福一听,明白一二,想着杨文亭家也都是与人为善,想必能帮帮自家女儿,便说道:文亭啊,苦了你俩一片真心,只是这身世不明,为叔就这一个女儿着实不敢下次赌注啊。
杨文亭连连点头,道:我明白,此次前来正是道别。
乔有福叹道:去吧,在里屋呢,三天滴水未进了。
杨文亭一听,心中顿时万分难受,却只能强忍着走进里屋道:凤儿,哥来看你了。
乔凤儿吃力的扭过头说道:文亭哥,你怎么才来啊,我都快死了。
徐氏见杨文亭来了,也起身出去,杨文亭才坐下,拉着乔凤儿的手说道:凤儿,我来晚了。说着泪水纵横。
杨文亭又说道:凤儿,我祖上之事想必你应该听说了,我这次去山西就是寻求破解之法,若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百年痕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