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杨家提亲为成全 吴家秀才红线牵(1/3)
上回说到杨家重金请来王媒婆前去乔家为杨文亭提亲,王媒婆得了钱财硬着头皮来到乔家,最终才说出是杨文亭。
徐氏一时不如何应对,没想到这么快杨家便来提亲。王媒婆接着说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姻缘,这提亲的快把杨家的门槛给踢破了,这次不把握恐怕再也没有这么好的人家了。
这时乔有福从屋外进来,看到王媒婆在自己家里,还未来得及开口,王媒婆却赶紧起身招呼道:有福真是有福,名字好,福气也好。
乔有福招呼王媒婆坐下,说道:二姑说笑了,名字是有福,命中却无福,有福了谁还倒腾这破池塘子。
王媒婆笑呵呵的说道:我一来你就有福了,我就是给你送福来的。
乔有福道:若真如此,我真要感谢二姑了,不知这福从何来?
王媒婆说道:有个大户人家提亲了,凤儿要成凤凰了,你就是凤凰爹了,可不是有福吗?
乔有福颇有戒心的说道:不知二姑说的大户人家是谁家?
徐氏叹一声道:东头杨文亭。
乔有福道:哦,是个大户,不知二姑可知杨家祖上单传之事?
王媒婆尴尬的说道:略知一二,不过攀上这杨家可是衣食无忧,穿金戴银啊。
乔有福冷冷的说道:王媒婆,我乔有福像是卖女求荣的人吗?
王媒婆尴尬的说道:有福言重了不是,我也是为了凤儿好。
乔有福起身说道:我就不送了吧。
王媒婆没想到乔有福如此倔强,不甘心说道:有福啊,你也仔细想想,乔家又无田地,房子勉强遮雨,若回绝了杨家恐怕凤儿再找也是穷苦家的孩子,这岂不是要受苦一辈子。
乔有福转身对王媒婆说道:我们家凤儿就是不嫁,也不劳烦你王媒婆操心,今后莫在我面前提及此事,否则别怪我乔有福不看同村之面。
王媒婆无奈,欲言又止,起身便走,徐氏连忙起身相送。
送完王媒婆,徐氏回来埋怨道:这可如何是好,拒了便是拒了,如何又得罪了王媒婆,今后若真无人提亲,如何是好。
乔有福道:我乔家虽不富足,也不是没有日子过,闺女我还是养得起的。
徐氏叹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养得起又有何用。
乔有福突然一拍脑门说道:去年吴村的吴德全买鱼时给我提过吴村的亲,我当时没放在心上,改天我问问便是。
徐氏说道:闺女的大事,你竟然都不上心。
乔有福回道:去年闺想这闺女还小,也没想今年便出这档子事,明天我就去找那吴德全,免得夜长梦多。
却说这吴德全自幼丧父和老母亲相依为命,还好祖上传下来几亩田地,使两人得以度日。这吴德全和老母亲也是勤快之人,辛勤耕作,不辞辛苦,能自己动手便不请人。几十年光景家中田地已近三十亩,老母亲更是邻里不多的老寿星,已经八十有余。村中人都羡慕不已。
可是好景难续,突然一天老母亲病了,水米不进,原本八十多岁也是将入土之人,得病也正常,特请了医术有名的丁郎中,丁郎中看后告知吴德全此病为脾胃老衰所致,短则十天,长则一月,要吴德全提前为母亲准备后事。
可是吴德全是个极其孝顺之人,不忍心看着老母亲日益消瘦,便四处请郎中,连周县的郎中也请来,可依旧是滴水不进。这天有人告知吴德全东南八十里有个洧川镇,镇旁有个寺庙,里面有一老和尚会捻药制丹,可使人不食饭食依然能活。吴德全一听,便全车前往。
还真如所说,老和尚是有,丹药也有。可老和尚告知,一颗一两银子,需以鱼汤为引子服下,一丹管一天,如此服用,此丹可保三月不死,三月之后若病愈则好,若未愈则神仙也难救得。吴德全心想纵是倾家荡产也得给母亲治病,如今如若不吃这丹药则不过十日,如若吃了兴许可以治得此病。原本看病已经花费不少,这下更是卖地换钱。结果正如和尚所说,三个月一天不多一天不少,老母亲魂归西天。最后落得是家中无地无粮,未度日家具饰物也变卖了不少。
正可谓:救母散尽家中财,奈何寿尽魂归去,若问德全可悔之,答曰复来亦救母。
话说乔家,次日乔有福便取了两条大鱼前去吴村,到了吴德全家,吴德全一看是乔有福连忙迎道:有福兄,好久不见,那股风把你吹来了。
乔有福道:去年三五日便去我哪里打鱼,今年过半竟一趟为去,我怕你馋了特给你送来两条。
吴德全忙客气道:哎呀,有福兄真神人,早上我还惦记这你的鱼呢。说着将乔有福迎进屋里,两人落座。
乔有福见吴德全消瘦了几许,家中比往年更是清贫许多,心想定是福寿膏所害,心想断不能让其给女儿说媒。
吴德全见乔有福不言语,便想定是疑虑为家中变化,便将事情一一说之。
乔有福本是中直之人,听吴德全如此一说,心中敬佩不已,说道:德全兄真乃大孝之人,今后若缺食少汤,来我家便是,池塘虽小但鱼虾不断。
吴德全起身拜谢毕,说道:患难见真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百年痕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