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章 上面有人(1/2)
接连几日,李安都为钓鱼行动的失败懊悔不迭。他这个人,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内心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上次的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怅然若失的李安。他扶着额头,眼也不睁的叫了声“进”,周赞忙不迭地小跑到他面前,没等开口便被轰了出去——“电报放桌上吧,我一会儿看,出去!”
李安双指揉捏着挤成五线谱的抬头纹,发丛中的数根银丝也十分醒目。
“总队长,不是电报,是电话。”周赞站在原地,小心翼翼的说道。
李安这才抬起头,一眼就撞见周赞那张神情紧绷的大脸。
“谁的电话?”
“东北保安司令部来电,参谋长兼沈阳警备司令赵元良,明日将来营视察城防。”
“谁?赵元良?”听到这个名字,李安还是倍感意外。刚被共党耍了个团团转,昔日仇人又找上门来。
说起二人宿怨,还要追溯到1942年,彼时枣宜会战正酣,国军以硬碰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更是深入敌后,中枪殉国。而赵元良却率部撤退,放弃驰援,致令困守宜昌的第18师孤掌难鸣,不得不突围逃脱,减员过半。时任第18师参谋长的李安对赵元良见死不救意见颇深,一纸诉状告到军令部,二人嫌隙由此日增。
尽管李安自诩为杜聿明的黄埔小学弟,但赵元良自1945年起便担任杜聿明的参谋长,关系、官阶都远胜于他。
此次老冤家再聚首,不知又会给他穿什么小鞋。
小红楼西耳台的茶座上,吴底将一大包香片塞给老卢,老卢伸手掏出一把,闻了闻“嗯...茉莉花儿,真香啊,那我就不客气了。”
“等胜利了,我就开间茶铺,让你喝个够”,吴底笑着应道。
“唉?李安那边有什么反应吗?”老卢吹开茶碗上的热气。
“我们的计划见效了。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赵元良将到营口视察,此人素与李安不和,名义上是视察城防,实际上就是冲着江汉文的事来的。”
“嗯,老百姓都说‘江家没了油,营口都发愁’,这江家的地契被扣在交警总队,李安就像拿了个烫手的山芋,扔也扔不得,吃也吃不掉。”
戏台上鸣锣吹唢、唱念做打,戏台下二人你言我语,一出好戏即将上演。
噔噔噔——徐宗天的大皮靴踩在地上一步一响,门也不敲,径直闯进李安办公室。似乎没看见李安的满面愁容,张口就来“总队长,我们审查龙三带进保险库的皮箱,发现了一些地契。”
“发现就发现,这种小事也来烦我,滚滚滚!”李安连连摆手。
“是江汉文的地契。”徐宗天又强调了一遍,并把地契放到李安面前。
“哪个江汉文?”
一旁的周赞瞪圆眼珠,似乎想起了什么,立刻提醒道“哦!是那个油坊大王!”
“对,这个江汉文是裕兴盛油坊的大东家,经营油坊生意已经二十多年了,从营口开到了沈阳,这些地契是他在营口六家铺面的,里面有一百多部榨油机,连地皮带设备价值十万两。”徐宗天把掌握的信息一股脑的抖了出来。
“徐队长说得对。而且,据说江汉文在东北的国军高层根脉颇深。”周赞谨慎的补充道。
“呵,看来,赵元良就是为这事来的了。”李安摇摇头,强颜作笑,面色逐渐凝结成一尊雕像。
营口火车站,寒风凛凛,扬起地上的残雪,打在脸上生生的疼。
李安将头埋进呢子大衣,在站台迎候,可直到旅客散的差不多了,还不见赵元良的人影。这时,一个特务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报告“总队长,赵参谋长已经到队里了。”李安听闻,气急败坏,转身便走。
交警总队二层会议室里,赵元良用手理了理他的平头,双肩上的金色三角少将军衔反射着阳光。吴底笑嘻嘻的陪在一旁。
“吴底啊,我没记错的话,你是东北陆军讲武堂最后一期的学员吧?”
“学长真是记忆过人,不错,小弟是1930年末应召入校,属讲武堂第十一期步科,比您晚两届。可惜,九一八事变爆发,我等还未毕业学校就停办了。”说到此处,吴底故作无奈的叹了口气。
“是啊,咱们东北陆军讲武堂为党国培养了多少人才,我看,比起它黄埔来也毫不逊色。”
二人闲谈之际,李安匆匆赶回队里,忙问秘书谁在陪同,得到“吴底”的答复后,他突然驻足思量,扭头对徐宗天说“徐队长,你马上把掌握的所有关于‘红叶’的资料拿到会议室”。
还未进门,李安就听到了屋内的谈笑风生,他拽了拽衣摆,敲门而入,“有劳赵参谋长来我部视察,我到车站去接,没想到您先到了”。
赵元良起身握手,“事出紧急,就坐了早班车过来”。
吴底寒暄两句,便离开了。
李安先陪同赵元良在作战室里转了一圈,又驱车来到外城,登上城墙、检查壕沟。等这些面子功夫都做完了,赵元良才在折返火车站的车上对李安提起江汉文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暗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