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1章 过年(1/2)
两日后,南山酒店。
杨志不想被人了解自己和梁山有瓜葛,雇来的挑夫一直安排在南山酒店。
他背着金花嵌龙宝刀,手提朴刀,“诸位头领的情义,我杨志铭记在心,还请各位留步。”
王轮上前一步,“杨制使,你记住我一句话,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若有不如意的时候,就来梁山。”
杨志抱拳,“杨志谨记。”
林冲嘱咐,“兄弟一定小心高俅那厮,闲暇时可派人捎书信来。”
杨志又抱拳相谢。
雇来的挑夫担起杨志的金银珠宝,二人沿李家道口前的大路离去。
众人回到山寨后,王轮正式提出要跟林冲学武艺。
林冲很高兴,立即同意了。
按古代习俗,传艺必须拜师。
可王轮是林冲的带头大哥,又对他有大恩,林冲万不敢当王轮的师傅。
二人商量后,林冲代其师傅周侗收王轮为徒。
周侗是站在武学巅峰的世外高人,一生传过四个弟子。
开山大弟子,玉麒麟卢俊义。
二弟子,豹子头林冲。
三弟子,史文恭,后来因其心术不正,被周侗逐出师门。
关门弟子,岳飞,是周侗最得意的一个弟子,尽得周侗一生真传。
这个时候的岳飞还是个孩子。按照排序,王轮应该算半路插队的老四。
至此,王轮除了日常体能训练外,早晚跟林冲在小院里练习枪法。
王轮有前世警校的底子,对搏击的理解很到位,林冲一点拨他就能明白。
如何发力,如何选择招式,如何寻觅时机,这些理论方面的内容,王轮一听就懂。
而王轮讲出的某些现代搏击理念,也让林冲耳目一新。
一个诚心学,一个用心教。
清晨,闻鸡起舞,夜晚,对月而舞。
半个月后,一套三十六路林家枪,王轮耍得有模有样。
林冲喜不自胜,对王轮大加赞赏,评价他悟性奇高,是难得一见的武学奇才。
宋万和小五天天跟着王轮,充当他的陪练。
王轮先和小五打,起初与小五打成平手,后来小五嗷嗷喊疼。
他又和宋万打,起初王轮嗷嗷喊疼,后来与宋万打成平手。
短短十几天,王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一个武学小白,成长为他们即将打不过的存在。
这可太刺激了!王轮激动无比。
自己现在竟然能和宋万打得有来有回,偶尔还能赢个一招半式,水平已经迈入白银,算是出道了。
有了这身武艺,自保能力大大增强,日后还能横枪立马,纵横沙场。
热血男儿,生当如此!
一个字,爽!
自从王轮习武后,潘小姐姐发觉王轮在炕上的枪法又精进了许多,每次都杀得她丢盔卸甲。
隔壁张贞娘那边也有同感。
看来无论什么枪法,原理上都是相通的。
时光如水,不知不觉,王轮迎来了重生后的第一个新年。
前世,每年过年他都在值班。
虽然嘴上不说,但内心深处很羡慕别人能一家团圆过个年。
这一世,他有了潘金莲,还有一帮肝胆相照的兄弟。
王轮渴望年的味道,更渴望家的味道。
这个年,必须过好。
宋朝有三个节日最重要。
一是冬至,二是寒食节,三是元日,也就是春节。
年前,王轮组织召开了元日筹备会议。
会议上,王轮做了关于过年的三点要求。
第一,从初一到十五,酒肉天天管够。
第二,每人发二两银子压岁钱。
第三,烟花爆竹必须准备充足。
不知从哪年开始,过年就安静了。
没了鞭炮的声响,过年的氛围少了很多。
梁山从腊月二十六开始放年假,全体人员投入到新年筹备当中。
梁山大当家下令,凡我梁山弟兄,无特殊情况,过年必须回山寨团圆。
王婆和西门庆商量着采买了二三十车上好年货,由驻扎在阳谷县的弟兄们运送回了山寨。
三岔口客栈的弟兄们也带回来不少东西。
这是梁山从未有过的肥年,弟兄们很清楚,这一切都归功于他们的大当家。
山寨厨房从二十六开始,就叮叮当当整天响个不停。
煎炒烹炸,蒸卤酱焖,各种过年美食应有尽有。
那做的是: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
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
卤猪、炉鸭、酱鸡、腊肉;
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
七八口大锅全天热气腾腾的,从门口一过就肉香气扑鼻。
梁山文书队也忙得够呛,山寨各处的标语重新换新,又写了上百副桃符(春联)。
腊月二十八,大红标语和春联贴满了整个山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水浒之我是老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