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3章 同行是冤家啊(1/3)
“哪里不吉利了?”
杨东浩乜了他一眼,有一句没一句的跟他聊着,其实不用询问赵晓峰,出门走了几步后,杨东浩就知道,是哪两家酒楼在卖臭豆腐了。
就在这东河大街前面约莫两百米左右的地方。
或许是因为汴京城内有一条汴河弯弯曲曲,穿城而过的原因,城内大多数街道名字,都有一个“河”字。
有两条长长的队伍,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三百人左右,在那两座酒楼前排着,两口大锅就架在酒楼门前。
臭豆腐的味道,就是从这里飘过来的。
“这河底捞三个字听起来,感觉就像是打捞淤泥一样。”
赵晓峰三两口将黄瓜吃完,认真的说道:“不如改名叫河里捞吧……嗯,这样也不太吉利,有种汴河里打捞死尸的感觉。”
杨东浩翻了个白眼,加快脚步,向那两家酒楼走去。
赵晓峰紧随其后跟着他,继续说道:“杨兄,如果你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帮你写牌匾,不如就请我吧,实不相瞒,我的书法还是有几分造诣的……”
杨东浩直接将他的话就过滤掉了。
“……臭豆腐了,十文钱七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
走得近了以后,就能听见叫卖的吆喝声了。
杨东浩忍不住笑了,心里暗忖:“这‘山寨’的速度还真是挺快的。”
这汴京城里做生意的小贩,比如集市上那些卖菜卖肉的,通常都是简单的吆喝一声,黄瓜一文钱!猪肉十文钱!
像是眼下这种叫卖吆喝声,分明就是“山寨”模仿杨东浩以前卖奶油爆米花的套路。
这两座酒楼一处名为醉云居、一处名为古丈居,名字都起的挺有意境,文绉绉的。
这也是汴京城里所有酒楼的习惯之一了——几乎所有酒楼在起名时,都是请秀才,举人之类的读书人,帮忙起名并且书写牌匾的。
当然。
也不是每个读书人,都会被邀请到的。
像是侯跃白这种在读书人中都十分有名的人,往往是酒楼老板最喜欢的,虽然这润笔费不薄,但说出去可以炫耀一下——我这牌匾是请侯公子来写的。
“……臭豆腐,十文钱七块,不要错过啊!”
走近了以后,杨东浩瞟了一眼站在大锅旁边,喜笑颜开,忙碌收钱的人。
不是别人。
居然是周老板这个老熟人。
“……十文钱七块喽!”周老板也注意到了杨东浩,旋即,他故意提高嗓门,吆喝了起来,笑吟吟的对杨东浩说道:“杨掌柜的,你要尝尝吗?”
“好啊。”
杨东浩也笑了,摸出来十文钱,递给周老板,笑着说道:“这么多人,我能插队吗?”
周老板愣了一下,他本来就是想要调侃一下杨东浩而已,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打蛇随根上,真的拿出来十文钱要购买自己的臭豆腐。
“别人肯定不行,但杨掌柜你的面子,我得给啊。”
周老板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毫不客气将十文钱收起来,对干活的伙计说道:“先给杨掌柜的来一份臭豆腐。”
伙计将几块臭豆腐捞出来,放到旁边的碗里,周老板亲自动手,舀了满满一碗酱汁,撒了香菜,递给了杨东浩,“杨掌柜的请指点一下,看看我这臭豆腐,哪里有些不足?”
这话落在别人耳中,可能会觉得周老板是在虚心请教。
但杨东浩却是能够听出来,周老板的潜台词,其实是在挑衅自己而已。
很简单。
之前卖奶油爆米花的时候,周老板就曾经想要找杨东浩合作,但被杨东浩拒绝了,后来周老板当众揭穿杨东浩的奶油爆米花,其实是用玉米做的,并且还端来了一锅爆米花证明他的话。
这种行为就算是典型的“砸摊子”了。
同行是冤家,这话自古以来一直都不假,往往希望你倒霉的人,都是你的同行。
而现在。
周老板故意说,让杨东浩尝一下他的臭豆腐,指出一些不足之处,潜台词的意思就是说——你以为这臭豆腐我做不出来是吗?
“好啊。”
杨东浩笑了笑,接过碗筷,仔细尝了一块臭豆腐,瞬间就明白,为什么周老板要把酱汁浇的这么多了,他是用酱汁的味道,来弥补臭豆腐味道中的不足。
一个优秀的厨师,是能够品尝出来一道菜的缺陷,影响一道菜口感的因素有许多,比如腌制时间长短、火候的大小、哪种调料放多了等等问题。
“怎么样啊杨掌柜的?”
周老板看见杨东浩不吭声,笑眯眯的说道:“跟你的臭豆腐相比,是不是味道一样啊?”
“周掌柜的。”
杨东浩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你这酱汁调配的,的确是相差无几,只不过,口味比我调制的酱汁要重一些,我估计,这应该是你有意而为的吧?”
“嗯?”
周老板登时一个激灵,内心惊愕不已,这家伙竟然一下就尝出来了?
没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宋:从卖小吃走上强国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