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大唐:青衣宰相 > 第十章 朝堂之争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章 朝堂之争(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文臣那边才刚刚平静下来的气氛,看到黄巢行完朝拜礼之后,又蠢蠢欲动的准备开喷。

李世民有些疑惑的看着黄巢,这朝拜礼有点怪呀!不过算了现在不是在意这些细节的时候。

黄巢哪能不明白李世民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可在唐初,黄巢可不会去闻足亲靴,就是突厥人投降之后,觉得汉朝的礼仪还是太次不够舔。

于是发明,一边跳舞,跳着跳着然后跪到脚下,抬起对方的脚亲鞋子,这是后来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匈奴进谏时的礼仪。

现在是唐初玄武门之变才过去没多久,一般都是半跪或下跪或者是抱拳鞠躬即可,三叩九拜是在清朝才盛行的,在唐朝不兴这种礼节。

就在刚才朝堂上所有人都还在以外戚专权为由开始抨击长孙无忌一派。

现在朝堂上总共就分成三派两党

长生无忌,这一派代表的是新晋贵族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代表的是保皇一派

而程咬金,蔚迟恭蔚迟敬德等人代表的就是武将派(武将派就等于是中立派,只听命于皇家,不占文臣的任何一派,同时又被纹成排挤)

三派两党中的两党,指的是魏征一派的大儒代表寒门拭子一党

另一党是以太原王家为首的世家一党

两党的势力要高于三派,但三派的权力要高于两党

所有人都在借外戚专权的名义开始施压,表面上是讲外戚专权抨击长孙无忌。

其实都是在讲科举制度到底是开还是不开,

“陛下三思啊!这科举制度不能开呀!前朝杨广不就是好大喜功开运河,搞科举搞得天下民不聊生!”现在三派两党不管哪一边的中间官员都是极力反对。

李世民看向黄巢道:“既然科举制度是蓝田县爵提出来的,那就让他来讲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黄巢

“微臣认为开设科举对任何人皆有利,让所有(读得起书的人),懂文化之人皆可以入朝为官”黄巢在说读得起书的人,特意加重语气。

所有书香门第之家的哪还不能明白?黄巢这是在强调,重点在于读书人,现在的读书人哪一方面?多肯定是世家一党,寒门大多读不起书,要不然就是书本不全。

世家一听黄巢,这一句话里面所内含的意思。

瞬间秒懂

世家的人还纷纷觉得:“这黄巢小儿可以呀!卢家为何这么蠢?有眼不识金镶玉!好是老崔有眼光。”

其实他们都不明白黄巢手里面还掐着活字印刷和造纸术,到时候书本的价钱会被压制到极低。

“我等赞成开科举”是世家一派的人,搞清楚来由之后。

哪能不明白,开科举之后对新贵或许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于他们这种千年世家来说小问题。

反对开科举的不是勋贵高层,而是中低层官员。(他们好不容易跟着李渊坐到这个位置上,还没开始为自家谋福利就要被清洗 ,自然不会同意。)

其实像长孙无忌这种勋贵高层压根就不反对科举制度开启。

开玩笑 ,自己的妹妹是皇后,自己的小舅子是皇上,这科举开不开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家和皇室这么多书还养不出一个科举人?

为什么会出面反对,还不是李世民亲自要求的让长孙无忌唱黑脸,杜如晦和房玄龄唱白脸。

在这三位的演技下黄巢和世家一党的人终于把科举制度定下来。

李世民看着黄巢:“仔细说说这科举的相关事宜,你既然提出来,那肯定有相关的流程”

“这科举大体可以分为文试和武试,既然要选拔为官,那就不仅仅要选拔文,更要提拔武!”

程咬金十分不要脸地插话道:“好啊,这科举好啊!这样的话我家那瓜娃子肯定能拿第一。”

在一旁的长生无忌第一次见到黄巢本人,便从心底里觉得这小子不凡。

在朝堂大势之中没有胆怯,更是有着天纵才华和制盐工艺。

房玄龄:“那正规的流程该如何处理?”

黄巢:“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人,三年唯一大考一年为一小考,若是朝廷用人紧急那边额外在开科举”

黄巢还在道:“其实我们按照大业年间的科举制度就行,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杜如晦:“那我们照搬就行了?”

黄巢:“武举可以照搬,但文举最大的问题便是舞弊,这里可以用到糊名制和誉录 。”

这个糊名制就是把……巴拉巴拉说完防舞弊的解决方法(大概都知道我就不水字了)

黄巢终于把完整的高考制度融合在科举制度里面。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全都是目瞪口呆。

“这这这是天纵之才呀!”两党无不在旁吹捧

不过李世民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有一些不愿因为这科举制度再好,在朝廷上当官的大部分不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青衣宰相》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