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六章 玉娘子乔迁红柳营(2/4)
鼻,欢快地叼吃着三保手里逗弄它的嫩草,高兴时,便抖擞鬣鬃,昂首嘶鸣几声……
王氏娘子正蹲在紧挨篱笆墙、用竹子编就的小花园里忙活,觑见许靖,即忙起身,拍打着沾满泥土的手掌道:“洗盥处就在茅房旁,水大概还热着,梳洗完赶紧吃饭。”许靖捏着后脖颈,睡眼惺忪地说:“怎不早点喊醒我?”王氏娘子嘴角一抿,轻笑道:“见你睡的正香,便不忍心吵醒。再者,瑞玉说了,此去鸡峰山,只有一个多时辰的路程,用不着赶早,要你多睡一会。”
许靖“哦”了一声,迈着方步,自去如厕梳洗。
早饭却也简单,大家围着火塘,吃着烤的焦黄的馒头,男人喝着罐罐茶,女人喝着剩粥,只有三保最为特殊,端着一碗荷包蛋,得意洋洋地晃来晃去炫耀……一顿简单的早餐倒也吃的有滋有味,别有一番情趣。
饭罢,王氏娘子给许靖收拾了几套换洗衣服,打成包裹,如春挽着。一行人将许靖直送到村口大道上,方才挥手告别。小厮牵马,瑞玉驾辕,马蹄得得,铃儿铛铛,主仆二人自去鸡峰山交令不题。
王氏娘子回转,望着这个暂时属于自己、无比温馨的新家,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回想起抛家逃难所过的提心吊胆的日子,这个简朴的家园,就像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终于找到了能够避风挡雨的港湾;犹如迷路的过客疲于奔命时遇到好心的人家,不但指明了方向还款待了丰盛的美食;宛若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了梦魂萦绕的温馨家园。真乃恍若隔世,犹如梦中。当然,人总要在现实中生活。眼前的一切,给予她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人很快就从离别的伤感中走了出来。她是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这个舒适的家,在她心里完完全全就是那位素不相识的麻面婆婆赐予的。受人如此大恩,自己一个弱女子虽然无力回报,但起码的感恩之情却无论如何要去表达。决定置办薄礼,即刻拜访麻面婆婆。
主意一定,便回屋用心梳妆打扮,重施脂粉,再匀铅华,脱下布衫,换上罗裙。果然的人逢喜事精神爽!但见她容光焕发,衣着光鲜,大家闺秀的风姿彰显无遗。比起昨日那个满脸菜色、衣衫不整、行动猥琐、担惊受怕的逃荒避难之人,分明是脱胎换骨,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就连三保都有些惊奇,忍不住咋舌赞道:“娘亲好漂亮也!”如春闻言,游目四顾,亦觉眼前一亮,羡慕不已。但见她:
发髻高挽,
耳环低垂。
幽情勃勃,
逸兴湍湍。
腰肢比少妇虽实,
眉黛与新人竟曲。
腮红不减桃花,
肌莹如同玉润。
容光真真夺魄,
艳冶诚诚销魂。
丹青虽有千般巧,
难描娇娘一段春。
纵非月宫嫦娥女,
宛若出塞王昭君。
王氏娘子打扮已毕,带好房门,关闭柴扉,将置办的礼物用一只竹篮盛了,上面覆盖一块黄绸布,分外显眼。出的院门,如春将那竹篮挎在右胳膊上,头前带路,母子二人,紧随其后。
麻面婆婆的住处远离村寨,却在小河对岸。三人出了村子,走过牌坊,离开大路,趋入小径,眼前出现一片茂密的森林,四周青山挺拔,山路蜿蜒曲折,沿着山路慢慢下行,两侧山体如高大威猛的保镖尽职尽责地原地守候。穿过密林,听见哗哗水声,一条匹练似的河流横在面前,宽约丈许,深可及膝。水流缓慢,清澈见底,有一群呆头呆脑的白鹅在水面游弋,发出欢快的鸣叫,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充满诗情画意。溪谷周边的巨石裹满了绿植苔藓,小河上的那座独木桥就搭在路口。三保不知惧怕,抢在前边,蹦蹦跳跳地跑过桥去。王氏娘子走了几步,往脚下一瞧,见水波荡漾,眼花缭乱,只觉着独木桥动了起来,腾云驾雾般地往上游飘去。不由地头晕眼花,双腿发软,衣衫抖动,暗叫一声“不好”,便俯身蹲下,双手扶桥,双目紧闭,不敢前行。亏得如春三保二人好言宽慰,前拉后扶,亦步亦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过了独木桥。
前面的小径沿山谷缓慢上行,崎岖不平,,路中央被不知名的绿草全面覆盖,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绿色的地毯,一朵朵蒲公英花在野草中得意地绽放。王氏娘子看到不远处的树荫下有块青石平滑洁净,说要缓口气了再走。如春应允,上前将绸布铺开,王氏娘子斜身坐了,掏出汗巾,拭去额头沁出的虚汗,有些后怕的说:“果真是阳关道好走,独木桥难过。要不是有你们帮扶,打死都过不来。”如春笑道:“只要你不看脚下,其实也好走得很,以后多走几回,慢慢就习惯了。”王氏娘子感慨道:“婆婆偌大年纪,放着好好的村子不住,却要住在这等偏僻去处,光这个独木桥,就真够难为她的。”如春笑道:“你太小瞧婆婆了。其实,搭这个独木桥,只要是为了我们这些下人出行方便,婆婆她才不走呢!”王氏娘子奇道:“难道说还另有捷径?”如春回道:“捷径倒是没有。”王氏娘子道:“那却是怎生过河?”如春道:“说了你也不信。别看婆婆老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古公岭轶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