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章 王上万年(1/2)
“武乾君大丧已毕,臣来向王上请命,再次出访六国,使其西面事秦。”
房中,张仪拱手作揖,恭敬行礼。
“相国,黔中一事,终究是寡人冒进了。我不该贪功啊,”嬴驷穿着便服,从榻前走到张仪面前,将他虚扶起身,“给你添了不少难题吧?”
张仪怕嬴驷伤心,已尽可能避免提到黔中的字眼,可这位王上还是猜到了。
黔中尽夺,立马引起了东方六国的恐慌,合纵攻秦怕是免不了的事。
“王上不必这么说,为臣者在外斡旋,乃是本分。”
“去吧,有嬴疾在,寡人尚能坚持,国内无需担心。”
张仪喉间一顿哽咽,手微不可察地颤了颤。
“我王还是要保重身体,切记不可过度操劳忧神。”
嬴驷勉力含笑点了点头,右手抬了抬。
张仪领会,无言打了个稽首,随后起身出门。
没走两步,嬴驷忽然出声叫住他。
“相国。”
张仪转身停在原地。
“王上,还有什么事没交代?”
昏暗的光线下,嬴驷的下嘴唇上紧,偏了偏头,失神地看着张仪。
“慢点儿走,你腿脚不好,别摔着。”
“谨遵王令。”
确定张仪出去之后,嬴驷颓唐地用右手支撑着床榻坐下,顿觉胸口一紧,紧接着是连声的咳嗽。
他用手帕接过,平静下来后,看见白色手帕上被沾染得鲜红。
张仪出使的第一站是楚国。
黔中一战秦国把楚国摁在地上打,打完了还得象征性地安抚一下,以防它还能继续翻身抵抗。
楚王好说话,但楚国朝堂上也不免会有几个硬气之人。
芈原首先跳出来反对。
“前次大王被张仪拿六里地欺骗,我以为大王早已对他恨之入骨。没成想现如今却对他惧怕到如此地步,黔中之仇竟也忘得一干二净。”
六里地的事,有谁还敢提,可偏偏这个芈原揭了楚王的伤疤。
“你还想让我楚国子民再遭生灵涂炭之罪么?”楚王质问道。
于是不由分说,楚王不顾芈原的反对,背离了列国合纵的队伍,转脚来与秦国结盟亲善。
干什么事都讲究师出有名,楚国退出合纵,其他几国便不能再打着为楚国伸张正义的旗号。
所以,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柿子要先挑软的捏,张仪又去了韩国。
“贵国城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秦国无意与韩国为敌,只求两国相安无事,韩亲附秦。”
“哼,秦相,你也知道我韩国易守难攻?让寡人背楚亲秦,也不是你张仪动动嘴皮子就能说了算的。”
“韩国难攻不假,但并不代表秦国打不了,韩王也知道,秦国兵将如云。若贵国一意孤行与秦作对,那么秦军完全可以占据宜阳,截断贵国的上党,继而东取成皋。到那时,韩王再后悔可就晚了。”
韩王沉默,张仪继续说道。
“况且,本相来韩之前,已经先去了楚国。楚王聪慧,已答应与秦讲和。”
“那这么一来,我韩国岂不要成为你秦国的附庸了?”韩王阴沉着脸,质问张仪。
“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嘛韩王,”张仪两手相握,欠身一笑,“五国合纵尚且没有攻破我函谷关,仅凭贵国更是孤掌难鸣,倒不如顺应大势。”
韩王身体向后靠了靠,抚摸胡须审视着张仪。
“秦王真是好眼光啊,用你一个张仪便把天下搅得大乱。同样是耍嘴皮子,魏国的公孙衍可没有你这般幸运。”
韩王挑了挑眉,表现出一脸欣赏人才的样子。
“论能力,我张仪可不及犀首。他倡导的五国合纵之所以失败,归根到底,是因为五国心不齐。”
韩国和秦国紧挨着,游说结束后,张仪改变了原有的计划,决定回秦国一趟。一来是向嬴驷汇报这楚韩两国的情况,二来,他心中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他总觉得,嬴驷的身体,或许比他想象得要糟一些。
张仪的感觉实则是对的。
嬴驷的病状和当年的嬴渠梁类似,但还多了一条,精神错乱。
黔中一战像是导火索,让他二十几年积攒的压力瞬时爆发。嬴华的战死更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嬴驷的心理几近崩溃。
之所以病重,正因其病在心。
即使这样,张仪回国那日,嬴驷苦撑着身子与他畅谈,言语举止都与正常的健康体质相似。
“王上,楚、韩两国一倒戈,合纵已成溃败之势。接着臣还要再向东向北,去游说齐赵燕三国。魏国与秦毗邻,但有风吹草动皆可提前得报,故不足为虑。”
“相国辛苦,不妨多休整些时日再去齐国吧。”
二人相对而坐,嬴驷说道。
“这乃臣之本分,谈不上辛苦。我王知道,战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