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二章 系列失踪人口(1/2)
80年前的郧县巡捕房,设有治安处报案处,在郧县汉江边不远处。离许金娲住的码头并不远。
在忠国的带领下,许金香和翁石头夫妇去报案。许金娲也抱着晴天跟过去了,大外甥女,见都没见过面,就不见了,太气人了。
报案时,发现郧县城也丢了七八个大姑娘,各个乡镇也陆续有姑娘失踪。系列失踪人口中,外甥女翁甜甜却是年纪最小的。
前些年,日本鬼子时不时来县城耀武扬威一番,机关枪大炮瞎扫射,这种嚣张让人来不及关注喘息。
鬼子投降撤出中国之后,人们来得及喘口气,慢慢有精力去处理除了外国侵略者之外的一些问题。
鬼子扫荡,土匪抢劫,掩盖了其他矛盾。
没有了日本鬼子,没有了土匪,谁还敢在光天化日下害人?胆子太大了。不是一两个人失踪,而是系列失踪。处理得干净利落,找不到突破口,实在不是新手,更不是个人作案作恶。
看来县城里已经有人在有规模有组织作案。立案后,巡捕房派了一个专门管理人口失踪的专家——白桦树,治安队派了六个人,包括忠国在内。众人商议了方案,决定先从郧县的失踪人口查起,一路查到乡镇。
郧县的失踪人口毫无头绪,失踪得莫名其妙,调查起来也毫无进展。
唯一有突破口的就是柳镇翁甜甜失踪案件里的可疑人物——江二毛子。白桦树决定带众人去一趟柳镇,带上失踪人口的父母,也就是许金香和翁石头夫妇二人。
众人骑着马,许金香夫妇到崔家二房那里借了两匹骡子骑上。
一路都是曲曲折折的山路,很颠簸。路上遇见一些村民,村民们好奇地跑出来,看到他们什么也没带,很失望,而且还是穿着巡警服和军装的人,都唯恐避之不及。
走得又渴又饿又渴,到路旁一家吃饭住宿一体的“留一会儿”旅店买了一些熟食,叫店家倒些热水,吃些干粮。这家旅店老板娘是个口直心快的妇人,她说“当兵的路过,倒是不稀奇,但是巡捕房的人到我们这穷乡僻壤,倒是很稀奇了。”
这条路虽说是省道,在四十年代还是土路,坑坑洼洼,遇见夏天暴雨还有泥石流,沿路都是山,还有些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各个乡镇。沿路都是看稀奇的村民,也不奇怪。
“你们这地方有没有人一下就不见了?”白桦树慢悠悠地说。
“有呀,这些年隔三差五就有。”妇人不以为然地说。
“就没想过去找找?”白桦树按压着内心的气愤。
“找?到哪里找?世界那么大,哪里找得到?人都有两条腿,想回来自然会回来。回不来,大约都是人没了,有什么好找的?”妇人还是不以为然地说。
“要是你家里有女娃不见了,你会找吗?”翁石头夫妇气愤地质问。
“我家的女娃,自然是不会丢的,谁家丢娃,自己不小心,脑子不清醒,能怪谁?”妇人还是一句话堵死人。
“那你说,人丢了,一般会走哪条路?”白桦树给翁石头夫妇使了个眼色,示意二人不了轻举妄动。夫妇二人按压住内心的焦灼。
“不走这条国道会走哪条路?这条国道收拾得最整齐,别的路又远,又不好走,有时还被水淹,被泥石流阻断了。”妇人倒是提供了一条线索。
“有没有谁经常在这条路上跑?”白桦树继续盘问。妇人翻了个白眼,有些不耐烦。但看到旁边六个精神抖擞的军人,一下有点惧怕,只好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知道?不过……”正吞吞吐吐之间,又有人来了。
门外叮叮当当一阵响,还有些盆盆罐罐的磕碰声,许金香出门一看,是一个骡子队,每头骡子拉一辆木架子车,木架子车有点长,还有车棚,骡子一停,就有人在架子车下加一个支架,架子车就停稳了。
“老板,给我们来一锅热羊肉汤,来一大碗味道重的辣子油,把我们这些干粮放蒸笼上热一热。”原来这些骡子队的人想吃羊肉泡馍,自己出馍馍,只让店家出羊肉汤。这种饭食也不是一般人家都吃得起的。
“吆,看来是发财了。我这里有刚刚炖好的热羊肉汤。给您端上一大盆。”老板娘招呼人进门。
“发财倒不至于……”骡子队的人刚忙着指使老板,这会儿注意到忠国和白桦树这一行人,立马打住了话头。
“最近有没有看到一些大姑娘?”忠国急匆匆地问。白桦树一记眼刀扫过来。
“什么大姑娘小媳妇?我们跑跑骡子,沿路卖些锅碗瓢盆,养家糊口都顾不上,哪里有闲工夫去看大姑娘小媳妇?”这骡子队的人说话很冲,一股火药味。
等骡子队的人喝羊肉汤,吃着汤泡馍。白桦树示意大家走。忠国觉得这些人很可疑。翁石头恨不得把老板娘和这个骡子队的领头人打一顿,好好审问一番。
白桦树领着大家出来,仔细观察了一下骡子队,发现骡子队那里还有一个看守东西的人吃着冷干粮。白桦树一个颜色,六个军人呼啦一下围住了他,“如果你喊……”忠国做了一个开枪的动作,那个人吓得脸色发白。
随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女性的呼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