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1章 文化视角解读出马仙起源(1/2)
四个步骤分别是:
神话阶段的隐喻,英雄阶段的转遇,平民阶段的发展,崩坏阶段的反讽。
我拿佛珠举例子,先说第一个阶段。
最开始戴佛珠的,都是僧人,佛珠是佛门文化内涵的实物表现。
再说第二个阶段。
之后戴佛珠的人多了起来,戴佛珠的人不一定是僧人,但是代表了他们亲近佛门文化或者喜欢传统文化。
再再说第三个阶段。
清代的朝珠是从佛珠演变而来,它跟佛珠关系已经不大,它代表的是品级品次。
皇帝戴大东珠,皇子们戴珊瑚,官员们戴绿松石,所以佛珠又成了身份阶层的体现。
再再再说第四个阶段,崩坏阶段的反讽,这也是很多教派目前面临的问题。
比如说去潘家园儿或者是雅园儿,买一串好点的佛珠,比如点儿八的凤眼,或者好一点儿的蜜蜡,动辄几万几十万。你有了这个串儿,你认为自己如法的,而实际上,这个教派崇尚的是简朴。如果你崇尚这种向内的修行,你还拿一串几十万的佛珠干嘛,这不是完全本末倒置吗?
现在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反讽和崩溃以后,下一个阶段会是什么?这个问题只能交给时间来回答。
所以,亲爱的萧府堂营仙家们,我们要惜命,我们叫见证这世间的沧海横流,能不能显出英雄本色,我们放在次要位置 ”
听我这么说,在场的每个人都是若有所思。
蟒金刚开了口:“弟马,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刚子!你是不是笑话弟马呢?你几百年下来,也没读完一本书!”柳金龙坏笑道。
听了柳金龙的话,我随着众人笑了起来!
看我情绪有好转,仙家们把一堆问题抛了出来:
“讲讲萨满和出马的区别!”
“说说你那位当教父的学长吧!”
“给讲一下到底什么是末法时代!”
.....
一大堆问题,我只记住了前三个:
“停停停!问题太多,我一个一个回答,这次先仔细说说第一个问题,以后每个月堂口开月度总结会,我再展开细说!
先说萨满,我从文化习俗的角度解读一下。
萨满这个词,来源于通古斯语系,通古斯语系包括了蒙古地区,维吾尔族地区,几乎包括整个的北方区。萨满本意是被附体的人,也可以理解成昏迷的人。
萨满文化最早出现在蒙古族,元朝时期萨满和藏传佛教产生过融合,融合后请神仪式发生了变化,
这种新的请神仪式被叫做跳布扎,之后跳布扎也发生了演变,被称呼为金刚鬼打舞。
清朝时期,每年的正月十五在雍和宫,会有萨满跳金刚鬼打舞。
萨满文化在民间失传过,在乾隆年间出台了一本典籍,叫做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它规定了所有的萨满的活动,只能由宫廷和这些贵族们来举行,民间所有的萨满活动都是是非法行为。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出现闯关东现象,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大量迁移迁到东北的人把各地方的民间信仰,包括河北的四大门信仰带到了东北。多方文化融合后形成了现在的出马仙文化。
萨满这个词,是由萨山演化而来! 为什么当萨满叫出马,最早当萨满叫出满,在满族的文字里,满这个词非常难写,后来又因口音的问题,出满被叫做出马。
再说我那位当教父的学长,他不仅在夜店当DJ,还做主播。
再再说末法时代,这是刚才我说的各个教派都出现反讽现象后,多教派共振才产生的末法时代,和网上说的不是一回事!”
.....
下了火车,好大哥让我陪着,走进了一家参茸店。
“来二斤鹿鞭!”
“老板,没这么卖过,都是按根算的!”店老板回道。
“哎呀!别这么教条嘛,你放秤上称出来重量,有几根我给你几根的钱不就行了吗!多点少点无所谓!”
出了参茸店,好大哥又去熟食店买了二斤鸡爪子。
我看着好大哥手里的东西,问道:
“买这些玩意干啥呀?”
“这你就不懂了,吃啥补啥不知道吗?这叫以形补形!”
听了好大哥的话,我一脸坏笑:
“哥,我给你买个猪头吧,你先补补脑!”
似乎觉得我的建议合理,好大哥再次返回熟食店,买了猪头肉和鸭头。
...........
“正菜来喽!”
喊完,我将一盆鹿鞭炖土豆端上我家的的茶几。
“嗯,味道不错,挺筋道,你用啥炖的土豆?”好大哥一边吃一边问。
“牛鞭呀,吃啥补啥!”
“不可能,牛鞭没这么细。小强,你”
没把话说完,好大哥起身拆开了装鹿鞭的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出马仙小强,这是个奇葩!》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