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8章 :推磨与读书中选择(1/1)
恩师张之梁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一是怕王大锤耽误学业;二是怕他喜欢上经商。
如果真是这样,恩师的梦想真的要破灭了。
王大锤见恩师气得吹胡子瞪眼的,真怕他年长出现什么意外。
王大锤安慰恩师道:”恩师,你放心,你知道我记性好,看几遍书都能倒背如流,区区几门功课,难不倒我。“
不说还好,一说恩师张之梁火气更大了。
他近似咆哮道:”光背出来有何用,如此傲气将如何成才。不用心不准备,到时临到考试,将如何应对。”
没想到恩师的脾气这么大,连娘亲都是第一次看见老先生发这么大的火。
可见他对王大锤感情早已超出师生之情。
恩师张之梁说得没错,想中举可不是一般的难。
有人考了一辈子,还只是个儿童生,通过院试的才子可称之为生员或者秀才,然后参加乡试,被录取的称之为举人。
后面还有会试,殿试,殿试乃武则天首创,一甲三名指的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然而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又多,且经常调整。常设科目有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
科举考试又分、墨义、贴经、策问、诗赋、经义等。考举都要连考三天,就拿现代人来考这么多,三天也未必能考完。
每次考试千把人,录取人数多则二三十人。少则才三五人。而且唐朝科考又不糊名,可想而知,中举的人肯定多数是达官贵人的子弟,平民百姓所占人数寥寥无几。
恩师张文梁考了这么多年,一直没中举。
多半原因也是因为朝中无人。
娘亲也生怕老先生一气之下发生意外。
“老先生,你莫怒,莫着急,我明日,不,即日起,再不让王大锤干半点活了。我让他头悬梁、锥刺股,每日监督他读书,可否?”
娘亲的语气有点像哄小孩一样,生怕恩师火气下不来。
娘亲边讲边跟王大锤打眼色,王大锤忙放下手中的活,拍拍身上的灰尘,给恩师倒了一碗米酒,而且还再三保证一定遵行恩师的教诲。
恩师张之梁一看他们改变了态度,满意的点了点头,摇摇晃晃的走了。
王大锤偷偷地看恩师已走远,转头跟娘亲说:“继续推磨?”
娘亲却叹了口气说:“儿,还是算了,听你恩师的话,回书房读书去。”
王大锤一听却不愿意了。
“阿娘,读来读去就那些书,有啥好读的,还不如推推石磨,还可以练练力气。”
王大锤虽然这么说,他娘亲可不傻,分明是他想帮娘亲分担点事情,别让她那么累。
“阿娘一个人忙得过来,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已习惯干那些活了,再说了我们又不图财,只是图个生计,也没这么累?”
“读书要紧,你考取功名后,娘亲自然不用这么累了。说不准以后跟着你到京城住大房子享清福去。”
王大锤倒不愿意了,一是自己不想轻易放弃,主要惦记着娘亲那些草药。二是长这么大了,天天死读书还不如替娘亲分担点事情。
王大锤眼珠一转,说道:“阿娘,你看这样做不知可否,我边推磨边看书,这样行不行。“
娘亲叹了口气道:”这么分心,怎能把书读好。我看你还是算了,你安心去读书吧?“
王大锤气呼呼地直接推起了磨,赌气道:”我可不管,干嘛非得读书,当个平民百姓不也挺好。“
娘亲一看,摇了摇头说:”娘亲还巴不得你不去考,官场复杂的很,娘亲都生怕你不了解官场,万一惹出什么祸端,岂不是把吾儿给害了。
王大锤他娘亲,说的是真心话。对于她来说,再怎么大富大贵,还不如一家人平平安安、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知子莫若母,王大锤的性格作为娘亲又岂会不知。从小到大都认死理,十辆马车也拉不回。
他娘亲又怕王大锤真的不读书了,只好妥协说:“娘亲就依你吧!你边推磨边读书,还有晚上你也得给我读书,别老坐在那看月亮望星星的。”
他娘亲不知道,王大锤除了发呆外也在练视力,他还有一特长就是十步开外,能看清书上的字。
王大锤一听娘亲答应了,高兴地不得了。再说自己对那些书,已经倒背如流了,只要自己边推磨边背书,这总可以吧!
娘亲已经答应了,王大锤乐颠颠的又推起了磨。
就在这时,门口走进一个人。
光着上身背着荆条,一进来就跪了下来。
大喊道:“姐夫,我来负荆请罪来了。”
不想错过《唐朝流浪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