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章 龙骧肇始(1/2)
昂藏七尺,脸膛赤红的左良玉不以为意道:“有什么好交待,杨嗣昌那个潮巴,爱折腾就任他折腾去。就说革左五营闹得正欢,咱们走不开。”
幕僚不敢反驳,懦谨应声,准备腹稿,斟酌措辞。
崇祯十三年十月初五日,天气晴,空气质量优。宜流放,宜筹备新军。注:大明铁骨铮铮的言官们怎地万马齐喑了?
今日,京师吃瓜百姓们出来看热闹。好家伙,百余人规模的流放,多少年不曾见到,幸生崇祯“治世”啊。
京营的士卒与锦衣卫维持着秩序,负责押送犯人的衙役们此刻仰头挺胸,好不气派。
押送千里流放的犯眷可是个苦差事,更别提此次又有自锦衣卫和京营中挑选出来的上差全程监督。
可谁叫太子殿下仁德,此次差事每人赏银二十两,出发前先给八两,回来复命再给十二两。
有幸参与并总领此次押运任务的郝总旗回味着朱慈烺方才的话:“何为仁,不过是能与天下人共享天地财富;何为道,不过是能让天下人都获得利益。”
怀揣八两银子的衙役们自然欢喜,心想:太子殿下还怪好得嘞。
慈庆宫。朱慈烺正两手轻轻地薅着兔子耳朵,幽幽说道:“解语,你说为何有那许多人热衷于美化自身起家经历?
说白了,有通过特殊渠道,利用信息差的。
有知晓不为人知秘密要挟他人的。
有栽赃、诬陷他人以牟取利益的。
有各种意义上投机倒把,出卖他人的。
有不惜双手沾满鲜血,直接杀人越货的……”
黄伴伴愈听愈觉瘆得慌,出声打断:“殿下,殿下。”朱慈烺偏头道:“何事?”黄伴伴关切道:“殿下,不若把御医寻来?”
朱慈烺一听这话气乐了,道:“我且问你,大同世界甚么模样?”黄伴伴一时跟不上朱慈烺的脑回路,窘迫道:“殿下,奴婢哪里知道这些。”
朱慈烺又问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何时能实现,实现了就天下大同了么?”
黄伴伴道:“这……这……”朱慈烺见黄伴伴这了半天未说出个子午卯酉来,便不为难他,继续去逗弄解语。
……
将要组建新军的消息不胫而走,百官并无异议。但后来又传出来太子殿下将担任新军的监军,引得不少人侧目。可向来战斗力强悍的言官们此时竟无人跳出来指摘。
逆党案才结束,谁想体验逆党抄家流放套餐?骗廷杖也没有这种骗法,不值当;还是想阻挡各部院的财路?
仅银子一项,从成国公府共抄出一百一十二万三千九百九十九两九钱。武清侯府共抄出二十四万四千零一钱。看看,有零有整。
朱慈烺带人又是砸墙又是刨宅院。现下民脂民膏,不,赃款可还是没分账呐,各部堂官眼睛都绿了。
哪个不长眼的科道官员敢蹦出来反对太子殿下监军,就等着被群起而攻之吧。
翌日,朱慈烺得到崇祯的传召,步入东暖阁,便瞧见一个五十来岁老头撅腚跪着,还狐疑是谁,近前一看果然是吴襄。
崇祯示意吴襄起身,朱慈烺给崇祯行过礼后便等着问话。崇祯道:“吴两环,筹备新军的事全权交与你。”末了又补了句:“太子也交给你。”
吴襄回道:“谢皇上隆恩,臣怎敢不尽欢竭忠。”
崇祯思量给吴襄挂个什么衔,转头看到朱慈烺满面笑容,问道:“太子,可有什么话要说?”
朱慈烺道:“父皇,儿臣想替旁人讨个差事。”崇祯一听也没当回事,道:“何人请托到你这来了?”
朱慈烺笑道:“不是请托,是举荐。儿臣举荐,英国公府小公子张世遵。”
崇祯点点头准了,心道,让年轻勋贵多历练,顺便盯梢吴襄。朱慈烺又道:“父皇,新军还没命名罢?”
“叫什么?”崇祯问道。
朱慈烺不知怎地想起“玉塞含凄见雁行,北垣新诏拜龙骧”一句,说道:“儿臣想出来个龙骧营的名号。”
崇祯默念两遍:“龙骧营,龙骧营。不错。”
朱慈烺和吴襄一前一后行至殿外,吴襄刚要拜别,朱慈烺笑嘻嘻道:“吴伯伯。”
这称呼将吴襄吓够呛,吴襄忙道:“殿下折煞老臣了。”朱慈烺道:“那以后就称您吴总兵罢。”吴襄答道:“都依殿下。”
朱慈烺道:“这名号也定下了,不知父皇定了多少兵额,拨了几多银两?”
吴襄道:“兵额暂定三千,银两先划拨二十万两。”
朱慈烺道:“少了些。嗯……一个半时辰后,还请吴总兵带上家丁去内校场一趟。见面再行谋划,招募多少兵丁,兵丁的来源以及每月饷银……”
吴襄眼珠轻轻转动。心道,殿下怎地这么上心,莫不是殿下早筹划好一切了?
黄伴伴在前引路,吴襄率家丁们来到内校场。
朱慈烺身着戎服端坐,身前桌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后明中兴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