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葡萄架下秋意浓(1/1)
品读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文章从一月葡萄藤的冬眠开始,一直写到十二月份再次冬眠,葡萄出窖、上架、打条、掐须。书中灵动的画面,一下子唤起我对葡萄的回忆……
童年住的是平房,院子中有一大片空地,父亲嫌空落落的不好看,于是提议种葡萄。记忆中,每到夏末,小院的葡萄架便缀满了葡萄,郁郁葱葱,再强烈的阳光也会被折叠成细碎的斑驳光影,变得翠绿清新。
我们总喜欢铺一张席子躺在凉爽的葡萄架下,看着头顶上一串串玛瑙似的葡萄,绿的如翡翠,红的如宝石,紫的如水晶,一嘟嘟,一串串,随风轻摆,那摇摇欲坠的样子,总是充满着无限诱惑,令人垂涎,欲罢不能。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站在葡萄架下,眼巴巴地看着,希望可以大快朵颐一番。但是母亲总是说等入秋了才可以摘。我非常不理解母亲的说法,明明已经长好了,为啥不能吃?
我找来凳子爬上去摘了几串绿葡萄,母亲拗不过我,只好摘几颗塞入我的嘴里:“甜吗?”
“酸酸的,牙齿又酸又软很难受。”
“入秋后就变甜啦,要有等待的耐心……”
终于等到立秋,母亲将葡萄从藤上剪下来,放入竹筐。我兴奋地在葡萄架下又蹦又跳,拿起一串开始一颗接一颗的往嘴里塞。
母亲也不拦我,温柔地说:“立秋了,包甜!”
入秋的葡萄褪去了酸涩,甘之如饴。
当甜蜜的汁液在舌尖上跳跃的时刻,我意识到这种等待是值得的。
七夕的时候,母亲会让我们安静地坐在葡萄架下,听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儿。
在被成群的蚊子和无边的困意侵袭后,我们相继在葡萄架下睡着,母亲一一将我们抱回房间里。
次日,我们询问母亲牛郎和织女到底说了什么,她总会打趣地拍一下我们的头说:“悄悄话是不能告诉别人的。”
虽然这样年年毫无所获,我们却年年热衷于在葡萄架下等待关于七夕的童话。
……
葡萄架下的光阴一晃而过,我已成家立业,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秋意浓,暑气未消,母亲在电话里说,家里的葡萄树已经果实累累了,有空常回来看看。
我知道母亲一定是想我了,远在他乡的我又何尝不想母亲?
葡萄树的果实成熟了,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记录着那些流金岁月。每当我走近葡萄园,满眼都是熟透的紫葡萄,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这些果实不仅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我童年时光中最珍贵的回忆。
那个时候,家乡还是一个宁静而古老的小村庄。夏天的午后,阳光透过葡萄叶子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我和伙伴们一起在葡萄树下嬉戏玩耍,笑声回荡在山谷间。
我们常常爬上树枝,在树梢上挂满了欲望与希望。当那一串串饱满紫葡萄挂满枝头时,我们就知道丰收季节来临了。于是我们用尽全身力气去摘取最大最甜美的果实,享受着口中爆发出来的甘甜。
小时候经常听到长辈们讲述关于葡萄树的故事。他们说,这些葡萄树已经生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见证了村庄的兴衰。每个果实都承载着辛勤劳作和希望的结晶,是乡村生活的象征。
随着岁月的流转,我们长大了,离开了家乡,追寻自己的梦想。但无论身在何处,葡萄树始终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它们不仅代表着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更是我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如今回到故乡,看到那些依旧挺拔而茂盛的葡萄树,在阳光下闪烁着岁月沧桑之美。我再次走进葡萄园,摘下一串串饱满的果实。那种甜美仿佛带我回到了童年时光,在记忆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葡萄树给予了我许多珍贵的东西:童真、友情、家庭和归属感。它们教会了我坚持和努力,并告诉我人生就像葡萄果实一样,需要经历酸甜苦辣才能品尝到真正的美味。
无论时光如何变迁,葡萄树依然屹立不倒,见证着岁月的更迭。它们是我心底最温暖美好的记忆,永远都不会被遗忘。每当我回望过去,那涓涓的溪流仍在我的心里流淌,将童年时光永远地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
不想错过《围炉煮茶忆流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