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4章(1/2)
——前两个月他当兵部尚书时,他还在埋怨伊桑阿(前任户部尚书)是个小气鬼,简直抠门得要死,一毛不拔。不过等他当了户部尚书时,就明白了——不是抠门得一毛不拔,实在是国库里没有几根毛啊。他实在不想再被兵部,好吧,偶尔还有礼部和工部,各种追着屁股要钱。
户部汉尚书梁清标也附议,他这户部尚书都当了十多年了,天天看着国库本就不多的银钱各种减少,简直各种无奈。偏偏近几年又连年打仗,军饷不发下去估计整个军队都得玩完,所以每天为钱的事他是真心捉急。
兵部汉尚书李之芳以前是浙江总督,而且一干就是好多年,对那个不是自己家乡的地方也产生了浓烈的感情,而这份奏折明显体现出开放通商对于江南一带的利益有多大,另一个,虽然海上流寇多,但只要他们兵部好好训练水师,肯定能护得远洋贸易的船只周全。于是他也附议。
明珠曾经上过类似的折子,自然也是附议的。
不过对这么大的数据不信任的也大有人在,加之皇上不赞同的神态颇有明显,所以他们还是持观望态度。
佟国维就是起其中一位。他毕竟是皇帝的舅舅,所以多少比其他人更重视皇上的态度,见皇上那么明显的表情,遂问道:“不知大人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尤其是其中的数字,不知大人的来源是否可靠?”
——这问的是那名小吏。
顶着几乎满朝堂的疑问眼神,那名小吏觉得自己要晕倒了——自己从来都是朝会上的小透明,这么万众瞩目受不了啊——战战兢兢地回道:“回、回、回大人,这、这、这是太子殿下刚刚交给下官的……”
言外之意,我什么都不知道,求求你别问我啊!
太子爷?
朝堂的气氛瞬间变了。
很多人的目光都瞥向索额图,包括康熙。
索额图瞬间欲哭无泪。
干嘛都看他?!
他是太子的叔公没错,他始终支持太子爷也没错,可是,他跟太子并不是一直在一块儿的啊喂!
太子爷干的这些事他完全不知情啊好吧?
而且太子爷跟万岁爷你的感情那么好,这件事怎么着也得看您吧?
最重要的是,他要怎么表态啊?
他是想跟太子爷站一起,可他实在不想跟明珠那厮站在一边啊。
而且凭什么要老子主动向明珠示好,而不是明珠附议老子的意见啊!
康熙的神色却复杂了起来。
既有一种自己养大的儿子出息了的自豪,又有儿子竟然跟自己意见相左的憋屈,更是隐隐有一种权威被挑衅的怒意。
一旁跟着伺候的梁九功非常有眼力价,虽然不太明白底下的大臣在争些什么,但还是知道现在这朝会似乎不适合再进行下去了,尤其是似乎牵扯到了太子爷。他冲一个小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小太监立刻会意,悄悄走出去,又一副慌乱地样子冲了进来。
康熙是个严谨认真的人,对于奴才的掌控力还是非常强的,所以众大臣见这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冲进来,都想怕是后宫出了什么大事。
佟国维尤其担心。他的女儿,佟佳皇贵妃一个月前刚生下一个女孩,当时皇上是挺高兴的,毕竟皇上对皇贵妃还是很有几分情意的,所以对这个孩子也是非常宠爱的,只是可惜的是,那个孩子身子有些孱弱。
想至此,佟国维就有些忧心了。女儿进宫也有几年了,可直到现在才有了第一个孩子,可想而知他现在有多重视这个孩子可想而知。
——至于四阿哥,毕竟现在还没改玉碟,德妃娘娘又还在,将来会怎样还真不好说。
底下的大臣虽然没有佟国维想得这么多,也不似不佟国维这般忧心,但也知道此时不是继续的时候,更何况要表态的话,他们还想回去再考虑考虑。
当然也是因为这事牵扯到了太子——皇上和由他选择的继承者似乎意见相左,一个没弄好,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为臣子的。
所
以在君臣心照不宣的默契里,关于这封折子的讨论不了了之了,朝会很快便散了。
下了早朝,康熙便立刻移驾承乾宫。佟皇贵妃所生的小公主身子确实不太好。太医们虽然讳莫如深,但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来这小公主怕是不是长寿之相。
——对此,栾辉表示近亲结婚害死儿啊。没文化果然要不得!
看了看小公主,又安慰了几句佟皇贵妃,康熙便出了承乾宫,去了毓庆宫。
皇太子幼年时是跟康熙一块儿住在乾清宫的,六岁的时候才搬进毓庆宫,每日见面基本是胤礽前去乾清宫请安,康熙有什么事也是命内侍前来唤人,他自己倒是很少来毓庆宫。
其实毓庆宫除了离乾清宫近点——这当然是跟乾西五所比的,要说论与乾清宫距离近的程度,哪个宫比的上景仁宫和永寿宫呢——其他的方面真是算不上太好。逼仄狭窄,倒像是在斋宫和奉先殿之间的夹缝里似的。只是独占了一宫,又有着东宫的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清穿之重设历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