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贸易(1/2)
经过一晚上的讨论,大家讨论了后续的分工。程曦和都小辰负责经商,而祁老师则开始负责投资建铁矿厂的论证。圣石负责总后勤工作。
先看程曦和都小辰这里,自从有了贾公子给的令牌后,贸易就变得非常容易了。很简单,复兴坊走双轨制,传统贸易就是从琉球、东南亚进口点木头过来,但是地道这边就进口现代的胡椒粉、人造龙涎香、珍珠等。
“琉球和东南亚的木头在宋朝并不值钱,但好处是可以重量够大,可以掩人耳目。”程曦说道:“真正挣钱的还是香料。”其实每次从东南亚运来的木头,基本都要亏好几贯钱,但好处是通过地道的香料,可以挣几十贯钱,这生意就叫做声东击西。
这些商品无论是价格,还是工艺,都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很多小伙伴想,胡椒这种现在看来平平无奇的商品,怎么在宋代这么受欢迎?
胡椒在当时可是大户人家使用的:一、可以腌制肉类,让它更容易保存,以及更鲜美;二、胡椒刷钱可以阻遏湿气渗入;三、据说还可以保健,甚至壮阳。一举多得啊!
不仅是香料,都小辰还是在考虑打开后续的市场。
此外,他们还开辟了服装贸易。
宋代女性对衣服的追求可谓是极致的,并且要求很多,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年份要更换不同的衣服。
这不是单纯的追求服装,而是对美的一种诉求,对时尚的一种把握。没错,古代人也有古代的时尚品牌。
南宋的学者周绘就说,自己小的时候,看到周围的女性每年的穿衣风格都不一样。
有时候流行白色的,有时候流行红色。如果是当时著名的艺妓随意穿了个衫裙,就有可能让大家随之模仿。
宋代女性的外衣有两种基本款式,一种叫“背子”,另一种叫“大袖”,其中的大袖一般是宋代的贵妇人才能够穿的,它的名称源自于衣服有两个宽大的袖子,在《宋史》中就可以看到不少关于宫廷女性穿这种衣服的描写。
北宋时期的大袖衫裙,在晚唐五代披衫长裙基础上进行演变,并完成了礼服化。肩上的霞帔或直帔源自于帔子,但霞帔、直帔皆为夹层缝合设计,固定于肩,并在前端悬挂帔坠,显得更加服帖。
此套装束所用是暗花罗直帔,搭配了摩羯纹帔坠。与后世的帔坠相比,北宋、辽代的帔坠,较为扁平,工艺主要采用镂空、锤鍱、錾刻等,十分精致。
另外在《梦梁录》中也提到,如果是富家女出嫁,在准备的一众嫁妆中,服装也都是以大袖为主。因为制作的工艺比较复杂,价格也相当昂贵,大袖被女性群体视为能够展现独特魅力的服饰。
因此每年重大节日的时候,大家都乐此不疲,再配上一种颜色艳丽的花朵,被认为是社交场上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有一次都小辰拿了假花出来,没想到被当地很多有钱人蜂拥而上,竞相购买。
你不要以为北宋的生态环境好,可是和国内现在比起来,那可是一个天一个地。那个时候鲜花可是很难得的,因为都被用来去卖钱了。所以假花一出,这价格都顶得上100只鲜花的价格了,都小辰又赚的盆满钵满。
这些假话,人民币可能就1毛钱,但是在北宋却可以卖到50,甚至60。因为这些假花不会腐烂,而且颜色鲜艳。虽然大小,形式都可以变化,所以被富豪们趋之若鹜。
不过,物以稀为贵,都小辰这边还要控制好量,不能搞的南宋商品泛滥,影响了利润。同时,他们也开通了到高丽、日本的航线。日本虽然闭关锁国,但都小辰发现宋日交易还是有进行的。
到了北宋时期,随着南方沿海经济的繁荣和海上贸易的扩展,宋朝商人在日本的数量也逐渐增加。据估计,到了南宋时期,有数百到一千余名宋商在日本从事贸易活动。
在日宋商的行业主要包括绸缎、漆器、铁器、金银器、药材、茶叶等,规模较大的是绸缎和漆器。绸缎是宋代的特色产品之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丝绸,因其质量上乘,被日本皇室和贵族广泛使用,成为宋日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之一。
都小辰通过网络订单在网络上了不少丝绸。其实,全世界大部分上等的丝巾,都出自中国代工厂的手中,性价比极高。许多欧美奢侈品企业都订购了这些代工厂的商品,经过贴牌后,在高档商场进行销售。
打个比方,某大牌H会跑到代工厂那边,告诉他你的丝巾我20元包园了,您别卖给其他家,卖给我即可。然后他把这些丝巾卖了2000元。
所以,这些丝巾到了日本,一下子就卖爆了。丝巾、腰带被一抢而空,连寿衣都能卖个好几百文。这生意实在是太好赚了。都小辰每天都要偷偷卖几十个?
赚钱是如此的简单。
这段时间,都小辰的账户明显见涨。账户余额从0,慢慢变成了10万,20万。而且因为人在南宋的关系,钱根本花不了,甚至还因为许多贵族买不到商品的关系,纷纷用黄金来贿赂都小辰。
为什么是黄金来贿赂呢?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白领做宋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