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30.第30章 中秋明月夜(1/2)
1997年的中秋节到来了。这是香港回归后的第个一团圆日,中国大地上到处充盈着欢乐与喜庆。电视里播放着澳门小姑娘容韵琳领唱的《七子之歌——澳门》,催人泪下。澳门,这位离家三百年的孩子终于稳健地踏上了回归之路,亿万华夏儿女屏息静气,热切地盼望他庄严回归的时刻。央视中秋晚会上那段黄梅戏的词儿写得好啊:八月中秋月儿圆,珠环合浦耀菊天,秋宵更比春宵美,嫦娥舒袖下广寒。华夏良辰多吉庆,天人同乐尽欢颜。
然而,中国人拧着的心还没有彻底解开——“七子”之中还有一个归期无期的孩子,他被人为地隔阻在海峡的那一边。他的名子叫台湾。“彩云飘飘似风帆,送我飞到日月潭。日月潭水长江浪,万转千回本同源……”是此时千万人的心声。
晋南小城凤城今晚星空如洗,云淡风轻。渐渐回升的气温舒适怡人,万家灯火在这怡人的空气中歌舞升平,安享流光。
吃罢晚饭,忙了一天的吴姨有些累了,躺在沙发上观看《今宵月更圆》中秋晚会,看着看着睡着了。李然没吵醒她,给她盖了一条毯子,关掉了电视,也便离开了。这样的美宵良辰,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把心思留在电视机前。
屋外静谧如水。轻风徐来,暗递菊香阵阵。张敏坐在院子里白色的小圆桌前,望着梧桐树梢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出神。李然端了一盘洗好的水果从屋里出来,款款放在他的面前,透过淡淡的光影,她看到他眼中闪动着泪花。此刻,他是如此钟情于那轮明月,全神贯注的脸庞的轮廓被那如纱的光影映射得格外清晰,分外俊朗。
“想家了?”李然坐在桌边另一张椅子里轻轻问他。
张敏没有回答,却念起了一首诗: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李然知道这是余光中的《乡愁》。“今天大过节的,就不要想那些愁事了。”
“我在想,海峡彼岸的母亲此刻在做些什么,是不是同样在思念我。”
“那是一定的!”李然想起了儿子东东,“在这月圆之夜,哪个母亲不挂念远方的孩子啊,他吃的饱吗,穿的暖吗,幸福吗,安全吗,孤独吗,快乐吗……”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链,一颗颗无声地滴落下来。
张敏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头,“刚才还劝我别想那些愁事,你怎么又想了呢!放心吧,孩子会回来的,因为孩子同样也爱母亲呀!”
不知是他的劝说起了作用,还是李然自己想开了。她站了起来,破涕为笑地说,“你等下,老太太睡着了,咱们喝两盅。”
她不仅拿来了酒,还端来了几盘晚饭时几乎没人动过的凉菜。
张敏给两人各斟了一杯,两人一饮而尽;第二杯的时候,李然说,“今晚天高云淡,风舒气爽,我把你当哥们儿,能不能彼此说说心里话?”
“能,太能了!那也是我想说的,我不仅把你当哥们儿,还当亲妹妹。”张敏说,“今晚朗月高悬,思绪万千,我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你是妹妹,先问吧!”
“好,那我问了:你与嫂子还能重归于好吗,结成个家不容易!”
“绝对没那可能!”李然一下子点到了张敏的痛处,“我相信我已是天下最宽容的丈夫了,可你知道她都做了些什么?”
“听你说过,他跟一个美国人……”
“不仅如此!我的一切不幸都是她造成的……你知道你送我去医院的那天下午,我的胃为什么突然大出血么?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生病固然给我打击不小,但最重要的原因因为难以启齿没对你和吴姨讲——她居然把我的孩子没经我同意做了人流。两年前,因为她,我失手打伤那个美国人而背井离乡,两年来,那孩子是我生命能够延喘下来的所有支撑。我一直以为那孩子被生了下来,健康的生长着。还梦想着有朝一日回到家里我能成为慈祥的父亲,我的父亲对我过于严苛而失去了许多欢乐,因此,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再受那些罪。为此,我可以宽容她的背弃和放纵,我可以忍受那漫无边际的流浪岁月,哪怕我们之间没有爱情。可是,可是……”说到这里,张敏哽咽地说不下去了。
李然学着他刚才的动作,伸手拍了拍他的头,“说出来就好了,那句老掉牙的词儿怎么说来的?‘一个人的痛苦,两人分担就变成半个痛苦。’我虽没资格为你分担什么,但说出来总比闷在肚子里强啊。来,干!”
“干!”喝完第二杯,张敏看了看李然,“你行吗?我看你还是别喝了吧!”
“我没事,还行的……还有个问题要问!”李然装糊涂,他知道这回该张敏问她了。
她的装疯卖傻把他逗乐了,他没跟她叫真儿,“问吧。”
“为什么两年都没跟家里打电话,那天却忽然打了?”李然似乎非要把他所有难言之隐都挖出来才罢休。
“那桩婚事起初并非我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彼岸明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