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4章(1/1)
由于封建社会的特殊环境,国家往往需要面临的问题是连连征战,兴修水利,建立边防,而这些需要大量的金钱和人力,这个时候如果有商贾之流主动捐款,甚至主动承包完成工程,一些君主就颁发其一个贩盐许可证,准许其贩卖运输官盐,甚至还可以得到徭役减免等豁免。
因此最初的盐帮是正式的得到官府认可的贩盐帮派。
由于封建社会的法制不完善,官员间的相互勾结,官盐管理部门和盐帮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于是就有了所谓的“私盐”。
但是盐帮是得到官府认可的这一点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所以盐帮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
到了抗日时期,各方势力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对于食盐的把控同样极为严格。
日本由于自身是个岛国,自然资源匮乏,到了战争时期成了日本侵略他国的理由之一。
抗战时期的日军就是这样的,占据华夏东北后,各种资源被他们源源不断地运回去。
而日本是非常在乎盐资源的,抗战期间的日军几乎是在尽可能地夺取华夏的盐业。
首先,盐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料,需求自古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而盐业资源的开发是需要高蒸发量的气候,也就是夏季炎热时期,以及平坦的沿岸、海滩地势情形。
然而这些条件日本都没有,日本四面环海,其气候冬暖夏凉,无法达到提炼盐需要的气候条件。
而且,日本的沿岸并不是平坦的,很难获取盐业资源。
1937年的日本本土盐产量仅能满足本国四分之一的需求,其他部分都要靠进口,而隔海相望的华夏虽然有着丰富的盐业资源,但是华夏政府自古以来就把盐业掌握在自己手里,让日本根本没办法进口。
曾经有种说法,说是日本的本土上连种植水果的土壤都很稀少,可是华夏却啥都有,于是日本家长就从小教导孩子们要去华夏抢,这种强盗思维在盐业资源上也是如此。
日本在侵华的过程中,对食盐的掠夺毫不手软,毕竟盐除了食用以外,还是各种工业的重要原料,对科学技术的研究都很重要。
在伪满洲时期,日本控制了沿海地区的海盐产地,废除华夏政府专营,而改成日本军方自营。
他们霸占华夏盐业企业,全部由军方管理,没收存盐,强行征收军用盐,在华设立日本的盐业公司,将沦陷区的盐收集起来运回日本。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华夏中的食盐变得愈加珍贵起来,各个盐帮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日本人,国军,中央军,日伪,土匪,大盐帮……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险恶生存条件,让他们一个个全都变成了亡命之徒!
尤其像八路军这样的抗日队伍,本身就是出自于百姓中来,给养粮草常常紧缺,食盐对于八路军同样很难得。
有一些老百姓想将盐送到八路军的手中,在渡过鬼子关卡的时候,会用衣服沾满盐水,然后再晒干,这样就轻而易举躲过鬼子的视线。
等到了八路军那里,再把衣服泡在水里浸过衣服的水,然后用锅烘干熬出一层层珍贵的盐。
所以在那个时界,食盐有多珍贵,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不想错过《一刚到底:老李再替我背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