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1904:开局一辆基地车 > 分卷阅读98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98(1/1)

目录
好书推荐:

目端正、留着一绺花白胡子的老人,正在呷着浓茶。

那个青年很快就跟莫理循攀谈起来,先是客套一番,后来就不免谈到了关外的战争,以及现在复杂的局面。青年是从南边回来的,要到离开七年的承德老家去。不过他不能肯定究竟能不能到家。据说他家乡附近有土匪在活动。

“你是说义勇军吗?”

“哦,不,不是义勇军,虽然承德也有义勇军。我说是土匪,听说土匪头子是个叫巴布扎布的蒙古人。”

莫理循道:“报纸上总是把他们称为土匪的。”

“啊,可是你一定知道,报纸编辑不能不把他们称作土匪,因为朝廷命令他们这样做,”青年解释说。“他们要是用义勇军或革命党的称呼,那就证明他们自己也是革命党了。”

莫理循故意问道:“但是在承德,大家害怕义勇军不是像害怕土匪一样吗?”

“这个么,就要看情况了。有钱人是怕他们的,地主、做官的和收税的,都是怕的。可是农民并不怕他们。有时候他们还欢迎他们呢。”说到这里,青年不安地望了那老人一眼,那老人坐在那里留心地听着,却又显得并不在听的样子。“你知道,”青年接着说,“农民太无知了,他们不懂得义勇军不过是要利用他们。他们以为义勇军说话是当真的。”

“那么他们说话不是当真的了?”

“我父亲写信给我,说义勇军在承德取缔了高利贷和鸦片,重新分配了那里的土地。所以,你看,他们并不完全是土匪。他们有主义,这没有问题。但是他们是坏人。他们杀人太多了。”

这时,那花白胡子忽然抬起他那温和的脸孔,十分心平气和地说出一句惊人的话来:“杀得不够!”

莫理循和青年听了都不禁目瞪口呆地望着他。

第七十四章 不合于军不可以出阵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次天下大乱后,朝廷大都会有“授田”的行动,以刺激农业生产和人口增长,但是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土地革命”这样,致力于摧毁地主阶级,或者是某个特定阶级的。三武一宗灭佛也只是大规模地减少僧侣的数量,没有说彻底消灭僧人。

莫理循在北京的时候听说了不少义勇军滥杀无辜的事情,承德失陷后,很多士绅乡贤逃到了京城,天天哭诉他们受到了迫害,但是,现在居然有人说义勇军杀得太少!

他对林有德的兴趣越来越大了,想要尽快去赤峰见见那位义勇军的创始人。据说林大帅曾经留洋美利坚,但是也有消息说他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有诗为证,《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天边的云彩。

康桥就是剑桥,再次告别康桥,这就说明去了多次啊。莫理循也倾向于林有德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而不是在暴发户乡巴佬山姆大叔那边留学。他虽然不是出生于大不列颠,也不是伦敦最穷的工人,但是一一想到英国的工业和财富,他也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啊。

莫理循先去了锦州,拍了几张照片,这个举动让他差点被被当做是间谍给抓了起来。义勇军在辽东跟日军有不少的摩擦,双方之间暂时还保持着克制,但是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打起来。为了搞清楚义勇军的实力和军事部署,日本人派了不少情报人员过来。

靠着路条和介绍信,莫理循他们有惊无险地过关了,没有被当做间谍关押。义勇军并不会处死间谍,而是会用来交换己方的情报人员。特科有在日军中发展情报人员,但是被抓到的大多是收集粮食布匹等价格的普通工作人员。日本人硬要说他们是间谍,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又过了几天,莫理循来到了义勇军和俄军打过仗的地方。但是他什么东西都没有看到,战场被打扫得很干净,战壕被重新填上了,莫理循没有看到任何有用的东西,只能随便拍了几张照片,聊胜于无。

吴佩孚问他:“你是在收集情报?”

“不,我是在收集素材,准备发在《泰晤士报》上。”

莫理循不认为他是在收集情报,虽然他拍的这些照片会出现在英国情报部门的桌子上。

义勇军反间谍的力度非常大,因为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不过义勇军也需要向外界透露一些信息,需要表明人民政府的立场。因此对莫理循这样的记者可以宽容一些。

除了赤峰这边的基地,以及相关的一些东西,其他的东西可以随便他拍。林有德听说过莫理循的名字,但是并没有对他高看一看,他现在还是很忙,具体的军事问题可以让曼斯坦因、莫德尔和王佐民等人去做,但是战略上的事情,还是要他来拿主意。

林有德还要写文章,嗯,更准确地来说,是搬运,像是《矛盾论》和《实践论》,就算是放到一百年之后也是能用的,而且还

不想错过《1904:开局一辆基地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